-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尘忝(chén tiǎn)的意思:指自认为卑微、低下,不敢有高尚的心情。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先贤(xiān xián)的意思:指已故的有德行、有贡献的前辈人物。
与人(yú rén)的意思:与他人相处、交往。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桃花源(táo huā y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群人远离尘嚣,生活在幽静、美好的地方。
武陵郡(wǔ líng jùn)的意思:指一个地方的人民勇敢刚强,不怕艰难困苦,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 翻译
- 前辈们盛赞桃花源的美好,我这凡夫俗子怎能配得上武陵这样的仙境。
听说那是秦朝时避世人的居所,直到今天他们仍不与外界往来。
- 注释
- 先贤:前辈,古代的贤人。
盛说:极力称赞。
桃花源:传说中的避世仙境,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尘忝:谦辞,意为自己世俗卑微。
何堪:怎能配得上。
武陵郡:古地名,这里代指桃花源所在之地。
闻道:听说。
秦时:秦朝时期。
避地人:逃避战乱、隐居的人。
至今:直到现在。
不与人通问:不与外界互通音信。
-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先贤盛说桃花源”,即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对古人隐逸理想的追崇。“尘忝何堪武陵郡”,则是在感叹世间纷争与污浊,使得人们向往清净之地,如同武陵郡这般的地方。后两句“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指的是古代有士人为了避免战乱而隐居,这种生活方式延续至今,而这些隐者们选择了与世隔绝,不再与外界交往。这样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高远情操,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和对尘世烦嚣的逃避心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