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清明(其一)》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通过对清明时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
首句“爱此清明耐晓凉”,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清晨微凉的喜爱,清明节前后气温适宜,早晨的凉意让人感到舒适,诗人对此情此景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次句“偏逢置闰较春长”,点明了清明时节恰逢闰月,使得春天的时长比平年更久一些。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通过“偏逢”二字,既表现了对闰月带来的额外春光的惊喜,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感慨。
接着,“上林谁是探花手,桃李争看出棘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上林,古代指皇家园林,这里借指繁华的春景。诗人以“探花手”比喻寻找春天美好事物的人,而“桃李争出”则生动描绘了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的场景,仿佛在争夺着春天的主角地位。同时,“棘墙”作为背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美丽不仅仅是表面的繁华,更是深入到每一个角落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清明时节独特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郑宥入蜀迎觐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
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送许寿下第归东山
吾君设礼闱,谁合学忘机。
却是高人起,难为下第归。
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
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