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走笔次韵张以道.鹿亭》
《走笔次韵张以道.鹿亭》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古风

双鹿岩隈,似有人性灵。

山童驯扰俗客必心惊。

循除水濈濈,竹暗藏幽亭。

有时带露归,濈濈身有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藏(àn cáng)的意思:暗中隐藏或蕴含着某种事物或信息。

人性(ré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本性,也指人的品性、品质。

山童(shān tóng)的意思:山中的孩子,比喻不谙世事的人或幼稚的人。

双鹿(shuāng lù)的意思:指人的一对儿子。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性灵(xìng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或灵性。

驯扰(xùn rǎo)的意思:驯服和扰乱

岩隈(yán wēi)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峭立于峡谷之间的景象。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鹿景。首句“双鹿处岩隈”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隐秘的山林深处,两只鹿栖息在岩石的隐蔽之处,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接下来,“似有人性灵”一句,赋予了鹿以人的情感,暗示着它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与人类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神秘联系。

“山童自驯扰,俗客必心惊。”这里通过对比山中的孩童与世俗的访客,展现了鹿与自然环境的亲近与鹿对人的不同态度。山中的孩子或许早已习惯了与鹿相处,而世俗的客人则因鹿的存在而感到惊奇甚至有些惶恐,这种对比突出了鹿在自然中的自在与神秘。

“循除水濈濈,竹暗藏幽亭。”诗人接着描述了鹿所处环境的另一面——一条潺潺流水环绕,竹林深处隐藏着一座幽静的亭子。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鹿可能经常光顾的地方,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宁静的空间。

最后,“有时带露归,濈濈身有青。”这句话描绘了鹿在清晨带着露珠归来的情景,其身体上沾满了露珠,显得格外清新。这不仅表现了鹿的生活习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的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及其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支提禅寺

卓锡千峰里,空门壮大观。

雨馀双屐冷,风杪一灯寒。

蜗篆团真偈,龙沙绝野干。

婆娑参佛果,登眺已忘餐。

(0)

次韵子京下元雨过对月

年虽小歉俗安苏,小雨时时济旱枯。

天为下民成晚霁,月将三五上东隅。

星如青女临银镜,人似寒冰在玉壶。

想是庭前吟望久,岂殊云外一轮孤。

(0)

石桥煎茶

白发青衫故倦游,何人能办钓鳌钩。

却逢大士开青眼,现出茶花五百瓯。

(0)

黎解元庄严观音像见而赞之

端严净妙,具慈悲相。广大智慧,具慈悲心。

菩萨之心,如月在水。水性无边,照亦不已。

我同众生,恭仰相貌。誓同一切,行菩萨道。

(0)

焚香

五月黄梅烂,书润幽斋湿。

柏子探枯花,松脂得明粒。

覆火纸灰深,古鼎孤烟立。

翛然便假寐,万虑无相及。

不知此何参,透顶众妙入。

静处动始定,惟虚道乃集。

心清杜老句,高韵不容袭。

馀馨梦中残,密雨窗前急。

(0)

和张叔靖三绝·其一

学圃自缘非肉食,杜门谁谓避闲名。

大都野性如麋鹿,不解将身朝市行。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