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论为何事,敬法两字谆。
宜敬法者谁,曰天与祖宗。
然贵行以实,匪贵徒名存。
处奥如太简,媚灶或竞奔。
敝裤斯已约,程书斯已勤。
不亲(bù qīn)的意思:不亲指不亲近、不亲密。
不佳(bù jiā)的意思:不好,不理想
程书(chéng shū)的意思: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程),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刑法志》:“至於 秦始皇 ……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县,称也。石,百二十斤也。 始皇 省读文书,日以百二十斤为程。”后因以“程书”谓限量阅读处理文书。 宋 范成大 《晚步宣华旧苑》诗:“归来更了程书债,目眚昏花烛穗垂。”
大人(dà rén)的意思:成年人,指年龄较大的人。
公坐(gōng zuò)的意思:指公共场所提供的座位,泛指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提供的座位。
贵行(guì xíng)的意思:指高尚的行为或品德。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媚灶(mèi zào)的意思:指人为了讨好权贵而刻意讨好或奉承的行为。
南面(nán miàn)的意思:指朝南的一面,也引申为指朝向权势者的一面。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勤约(qín yuē)的意思:勤约指勤奋努力地约束自己,自律自强。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为何(wèi hé)的意思:为什么;为何;何故
易易(yì yì)的意思:轻易、容易
祖宗(zǔ zōng)的意思:指祖先,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此诗《寓兴》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为官之道与修身之法。全诗以“大人不亲细”开篇,点明了高官重臣应专注于大局,而非琐碎之事。接着,“三公坐而论”描绘出决策者们聚首商议的情景,强调了他们讨论的主题——“敬法”,即尊崇法律和传统。
“宜敬法者谁,曰天与祖宗。”指出应当尊敬的是上天和祖先,意味着遵循自然规律与历史传承。然而,诗中也提醒,尊法不应仅停留在表面,而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非仅仅追求形式上的遵守。“然贵行以实,匪贵徒名存。”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处奥如太简,媚灶或竞奔”两句,警示官员们在权力中心应保持简朴,避免谄媚权贵,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接着,诗人以“敝裤斯已约,程书斯已勤”表达了简朴生活与勤奋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这两者是为官者应有的品质。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勤约岂不佳,失要反致屯。”指出过分的节俭与勤奋,如果偏离了核心价值,反而可能导致困境。最后,诗人以“恭已正南面,未可易易言”总结,告诫人们即使在尊贵的地位上,也需谨慎行事,不可轻视责任与使命。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不仅展现了弘历对为官之道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其对道德与实践并重的重视,以及对后世官员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