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泽庠赵广文三首·其一》
《赠泽庠赵广文三首·其一》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投宿山城雪打衣,广文情重启华扉。

炉开瑞兽能喷燄,灯结金虫吐辉

官况不嫌如我淡,交情深叹似君稀。

明朝又上羊肠道,回首寒云满目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官况(guān kuàng)的意思:指官员的境况或官场的情况。

广文(guǎng wén)的意思:指广泛涉猎文化,博览群书的学问。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交情(jiāo qing)的意思:互相结交、建立友谊

金虫(jīn chóng)的意思:指贪财如命的人,形容极度贪婪的人。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情重(qíng zhòng)的意思:情感深厚、感情深重。

瑞兽(ruì shòu)的意思:指吉祥的动物,常用来比喻有利的征兆或好预兆。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投宿(tóu sù)的意思:指暂时寄宿在他人家中。

吐辉(tǔ huī)的意思:形容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文情(wén qíng)的意思:指文学情感,即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情感。

羊肠(yáng cháng)的意思:羊肠是指细长的肠子,用来形容曲折、绵长的道路或文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投宿山城时的场景与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山城的独特风情。首联“投宿山城雪打衣,广文情重启华扉”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风尘仆仆、雪夜投宿的情景,同时点明了接待者的身份——广文,即文官,暗示了主人的热情与文雅。

颔联“炉开瑞兽能喷焰,灯结金虫解吐辉”进一步渲染了室内温馨的氛围。瑞兽炉火映照,金虫灯盏闪烁,不仅烘托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款待,也暗喻了主人内心的温润与高洁。这里的“瑞兽”和“金虫”不仅是装饰,更象征着吉祥与尊贵。

颈联“官况不嫌如我淡,交情深叹似君稀”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官场生活态度的赞赏以及对深厚友情的感慨。在官场中保持淡泊之心,对友情的珍视与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真挚情感的向往。

尾联“明朝又上羊肠道,回首寒云满目飞”则以未来之景收束全诗,预示着别离的不舍与未来的未知。诗人想象着明日踏上羊肠小道,回望时只见寒云翻飞,既表达了对此次相遇的留恋,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主人之间超越物质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敏感捕捉,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的作品。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示孺博二首·其二

万花飞舞妙音天,大醉骑龙过日边。

未解吞针尽一钵,还应面壁度千年。

(0)

春草

年年原上望,惟汝独先荣。

已入西堂梦,重伤南浦情。

烧痕看渐没,屐齿踏还生。

春色又如此,王孙尚远征。

(0)

玉楼春

楚娘最瘦腰围小,会看新声歌水调。

已看天上驻行云,更向花间留晚照。

倾城不博嫣然笑,剩破千金犹恨少。

少年恰是惜春时,第一莫教容易了。

(0)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

百尺楼船海气寒,凭阑人病怯衣单。

远游空负求医意,归死人嗟行路难。

蚕食光阴春黯澹,龙吟风雨夜迷漫。

人生终古长无谓,干尽瀛波泪未干。

(0)

半淞园坐雨伯夔重伯寿臣及儿子方恪同游

百日重寻丑石存,芙蓉照水柳当门。

蝶招裙屐迷荒径,蜗篆亭台认断痕。

乱叶鸣空群籁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秋堂对茗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裈。

(0)

浣溪沙

舟逐清溪弯复弯。垂杨开处见青山。

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箫鼓夕阳间。

一生难得是清閒。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