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春日偶成(其二)》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句“渐觉少壮迈矣”,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感觉年轻时的活力与激情正在逐渐远去。这里的“少壮”指年轻力壮的时期,“迈”则有远去、消逝之意,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接着,“何妨丘壑终焉”,诗人转而思考,既然无法挽留时间,不如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这里“丘壑”指的是山川、山谷,象征着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似乎在暗示,即使时光匆匆,心灵仍可寻求安放之处。
“交游酒伴诗伴”,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的社交生活,他与朋友饮酒赋诗,享受着友情与艺术带来的乐趣。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社交圈,也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最后,“踪迹花边柳边”,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无论是花前还是柳下,都留下了他行踪的痕迹。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自己生活轨迹的回顾,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找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以及在时光流逝中寻找内心平静与满足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道原惠茗以长句报谢
太丘官清百物无,青衫半作蕉叶枯。
尚念故人家四壁,郝原春雪随双鱼。
榴火雨馀烘满院,宿酒攻人剧刀箭。
李白起观仙人掌,卢仝欣睹谏议面。
瓶笙已作鱼眼从,杨花傍碾轻随风。
击拂共看三昧手,白云洞中腾玉龙。
堆胸磊块一浇散,乘风便欲款天汉。
却怜世士不偕来,为借干将诛赵赞。
龙兴避难
傍山怪石如蹲虎,绝顶去天无尺五。
却披丛棘下山腰,丹碧照空飞栋宇。
道人养道厌尘劳,避世只嫌山不高。
那知行空老曼倩,窃食不遗王母桃。
松桧参天门昼闭,碧玉撷蔬饭炊雪。
百年冷坐无车音,一旦偕来真恶客。
当知喧寂无殊观,出世何妨在世间。
能致吾人师作古,龙兴今日始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