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流(chéng liú)的意思:利用现有的机会或趋势,顺势而为,取得成功。
风高(fēng gāo)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狂风呼啸的状态。
伏暑(fú shǔ)的意思:指夏季的酷暑已经过去,进入盛夏,天气开始凉爽。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急声(jí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急促。
监州(jiān zhōu)的意思:指监察、监视、治理一方之地的官员。
今世(jīn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人生或当前的世界。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潘鬓(pān bì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发髻。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世宦(shì huàn)的意思:指世代为官的家族或世代为官的人家。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竹楼(zhú lóu)的意思:竹子做的楼。比喻简陋的房屋。
- 鉴赏
这首诗《答子荣》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其深沉的人生感悟和对官场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与情感世界。
首联“行藏事拙且乘流,游遍人閒老即休”,诗人以淡然的态度面对人生起伏,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都选择随波逐流,享受人生的旅程,直至年老,便知足地结束。这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
颔联“多汗愈肤三伏暑,渐衰潘鬓一时秋”,诗人以身体的自然变化来比喻人生的衰老过程。夏日酷暑,汗水能滋润肌肤,而岁月流逝,人至中年后,鬓发渐白,如同秋天的景象。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现象,也隐喻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和不可逆转的老去。
颈联“风高势欲欺茅屋,雨急声疑在竹楼”,诗人通过描绘恶劣天气下的景象,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挑战。狂风暴雨似乎要侵袭茅屋,急雨的声音仿佛在竹楼内回响,象征着外界环境的严酷与内心的挣扎。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暗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抗争。
尾联“今世宦情何处好,但忧无蟹有监州”,诗人将目光转向官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不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宦海浮沉,何处能找到真正的安宁与快乐?诗人担忧的是,虽然没有螃蟹(可能暗指某些难以捉摸的官场难题),却有监州(可能指官府的监督与约束)的存在,使得官场生活充满了束缚与压力。这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面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官场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怀·其十五
詈言不见血,杀人何纷纷。
声如穷家犬,吠窦何訚訚。
詈痛幽鬼哭,詈侵黄金贫。
言词岂用多,憔悴在一闻。
古詈舌不死,至今书云云。
今人咏古书,善恶宜自分。
秦火不爇舌,秦火空爇文。
所以詈更生,至今横絪缊。
泛黄河
谁开昆崙源,流出混沌河。
积雨飞作风,惊龙喷为波。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
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
春官南院粉墙东,地色初分月色红。
文字一千重马拥,喜欢三十二人同。
眼看鱼变辞凡水,心逐鹦飞出瑞风。
莫怪云泥从此别,总曾惆怅去年中。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骎骎羽骑历城池,帝女楼台向晚披。
雾洒旌旗云外出,风回岩岫雨中移。
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
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