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静上人还鸡鸣山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传衣(chuán yī)的意思:相互帮助,互相搀扶
辞阙(cí quē)的意思:指文辞、诗文等的欠缺或不足。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阙下(què xià)的意思:指位于高处或重要位置的人物或事物。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杖锡(zhàng xī)的意思:指拄着拐杖的老人,用以比喻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静上人的僧侣返回鸡鸣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杖锡新辞阙下归”,以“杖锡”这一僧侣常用的行装,形象地表达了静上人离开京城,踏上归途的情景。“新辞阙下”则暗示了他可能刚完成某种重要的仪式或任务后返回。接着,“从今出世有传衣”一句,既是对静上人身份的强调——他是即将接任师位的高僧,也蕴含着对佛法传承的期待和重视。
“经台到日春应暮”,描述了静上人到达目的地时的时节景象,春天已接近尾声,经台(僧侣诵经之处)前的景色或许已略显凋零,但这种自然界的更迭,恰似人生的轮回,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最后,“多少天花作雨飞”一句,将花瓣比作雨点,既生动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的美丽画面,又暗喻了佛法的普渡众生,如同雨水滋润大地,滋养万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静上人归途中的宁静与庄严,以及佛法的深远与博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