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德行(dé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品行高尚,道德行为良好。
封印(fēng yìn)的意思:指将某物封闭、封存或封锁起来,使其不再被使用或泄露。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会葬(huì zàng)的意思:指人们在丧葬仪式上互相守望、互相照应,共同完成丧葬事宜。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上疏(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奏章,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疏封(shū fēng)的意思:指对被封禁的书籍、文件等进行解封或开放。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象比(xiàng bǐ)的意思:比喻相似或相近的事物,形容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
严徐(yán xú)的意思:严肃认真,慎重从事。
- 翻译
- 我急切地上奏密封文书,空荡荡地赶去参加葬礼的队伍。
山水依旧未变,景象与以往相比怎么样呢?
品德和行为被太常讨论,功绩和名声被史书记载。
我一生推荐的人才,怎能少于严徐他们呢。
- 注释
- 亟:急切。
疏:奏章。
封印:密封文书。
空驰:空荡荡地赶去。
山川:山水。
浑:全然。
比何如:相比怎么样。
德行:品德行为。
太常:古代官职,负责礼仪和教育。
议:讨论。
功名:功绩和名声。
惇:重视。
史书:历史记载。
平生:一生。
荐士:推荐人才。
岂复:怎能。
减:少于。
严徐:指代有声望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为杨参政所作的挽章第二首,表达了对故去的朋友杨参政深深的哀悼和对其一生品德与功绩的怀念。首句“亟上疏封印”描绘了杨参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紧急上奏,可能是在处理政务或表达遗愿;“空驰会葬车”则写出诗人未能及时赶上送葬的队伍,流露出遗憾之情。
接下来,“山川浑不改”暗示杨参政虽逝,但山水依旧,时间永恒,强调了他的历史地位不会因死亡而改变。“气象比何如”则是诗人对杨参政人格风范的赞美,询问他的精神气度与前人相比如何,暗含敬仰之意。
“德行太常议,功名惇史书”直接肯定了杨参政的道德品行和历史功绩,认为他的美德将被太常寺(掌管礼仪音乐的官署)所铭记,功勋将载入史册。
最后一句“平生所荐士,岂复减严徐”表达了诗人对杨参政慧眼识才的赞赏,他推荐的人才必定如同严光、徐稚那样优秀,这不仅是对杨参政的肯定,也是对他选拔人才能力的极高评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杨参政的生平事迹和品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