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韦氏池亭同元美子与子相赋·其一》
《韦氏池亭同元美子与子相赋·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贳酒新丰解佩刀,相逢意气为君豪。

孤亭昼敞杉松色,乱石青薜荔高。

自向风尘偏胜迹,岂令湖海吾曹

从他桂树山中发,招隐何劳更反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逢意(féng yì)的意思:逢意指遇到心仪的人或事物,满足自己的意愿。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解佩(jiě pèi)的意思:解开束缚,摆脱困境

偏胜(piān shèng)的意思:偏向一方取得胜利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胜迹(shèng jì)的意思:指战胜敌人留下的痕迹或胜利的迹象。

石青(shí qīng)的意思:形容石头的颜色青绿。

吾曹(wú cáo)的意思:吾曹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我们大家”,用来指代自己和一群人。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向风(xiàng fēng)的意思:朝着风的方向前进,比喻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

新丰(xīn fēng)的意思:新鲜、丰富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韦氏池亭的景致,通过与友人的相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贳酒新丰解佩刀”以豪迈之气开篇,暗示了聚会的热烈氛围。接着,“相逢意气为君豪”进一步强调了相聚时的畅快心情和彼此间的深厚情谊。

“孤亭昼敞杉松色,乱石青含薜荔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池亭周围的自然景观,杉松与青石在阳光下呈现出独特的色彩,而藤蔓植物的点缀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自向风尘偏胜迹,岂令湖海傲吾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胜景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同时也体现了对朋友间情感的珍视,不因外界的纷扰而改变彼此间的真挚友谊。

最后一句“从他桂树山中发,招隐何劳更反骚”以桂树山中的隐士生活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认为没有必要再引用屈原的《招隐》来表达这种情感,言外之意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已经融入了日常,无需刻意追求或强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韦氏池亭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莫言闲话是闲话,往往事从闲话来。

何必剃头为弟子,无家便是出家人。

(0)

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

六月鹏尽化,鸿飞独冥冥。

秋烽家不定,险路客频经。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

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0)

送乾封李成

羽檄飞未息,离情远近同。

感君繇泛瑟,关我是征鸿。

眇默归人尽,疏芜夜渡空。

还期当岁晚,独在路行中。

(0)

送杨遂初赴选

秋风吹别袂,客思在长安。

若得临觞醉,何须减瑟弹。

秉心凌竹柏,仗信越波澜。

春会文昌府,思君每北看。

(0)

同李著作纵题尘外上人院

百缘唯有什公瓶,万法但看一字经。

从遣鸟喧心不动,任教香醉境常冥。

莲花天昼浮云卷,贝叶宫春好月停。

禅伴欲邀何著作,空音宜向夜中听。

(0)

塞下曲二首·其一

寒塞无因见落梅,胡人吹入笛声来。

劳劳亭上春应度,夜夜城南战未回。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