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般若(bō rě)的意思:指智慧、智慧的根源。也用来形容人的智慧深厚。
波罗(bō luó)的意思:形容物体或情况摇摆不定、不稳定。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达磨(dá m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没有头脑、没有智慧、愚笨。
大家(dà jiā)的意思:大家通常指众人,表示集体或群体。也可用来指代各个方面的人或事物。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二祖(èr zǔ)的意思:指祖先的第二代,也可以指某个领域或行业的第二代人才。
梁国(liáng guó)的意思:指位居第二的国家或地位居第二的人。
摩诃(mó hē)的意思:指巨大、伟大、广大等意义,也可表示庄严、威严。
平旦(píng dàn)的意思:平旦指夜里天刚亮的时候,也可以引申为早晨的意思。成语中的平旦常用来形容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刻。
清晨(qīng chén)的意思:指早晨的时刻。
沙界(shā jiè)的意思:指沙漠地区,也比喻孤独、寂寞的境地。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少林(shǎo lí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具有极高的武术水平或出色的技能。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坦然(tǎn rán)的意思:坦然指的是心情平静、毫无顾虑,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从容和镇定。
西天(xī ti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遥远的地方
波罗蜜(bō luó mì)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举止虚伪,表面光鲜而内心阴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所作的《偈五十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禅宗的智慧与境界。
“平旦清晨五月一”,开篇即以清晨的宁静与初夏的生机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吹起少林无孔笛”,借用少林寺的典故,暗示了禅宗修行的深邃与神秘,无孔笛象征着声音的穿透力和空灵之美,也暗喻了禅者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十方沙界坦然平,大地山河印印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绘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表达了禅宗追求的宇宙真理和平等观。沙界代表了宇宙的广阔与无垠,而“坦然平”则强调了一种超越物质表象、直达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和谐。大地山河的“印印出”,则意味着在禅者的内心世界里,一切外在的事物都能映照出其内在的本质与真谛。
“二祖曾不往西天,达磨曾不到梁国”,这两句引用了禅宗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通过对比二祖(慧可)和达磨(菩提达磨)两位禅宗大师的故事,强调了禅宗精神的传承与超越地域、时间的普遍性。二祖未去西方求法,达磨未到梁国传法,实际上是在说,真正的佛法并不依赖于形式或地点,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大家共贺太平歌,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颂扬与对众生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太平歌象征着内心的安宁与和谐,摩诃般若波罗蜜则是大智慧的极致,意味着通过禅修达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圆满。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禅宗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心的修行,达到与宇宙和谐共生的境界,体现了禅宗哲学的深邃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虾蟆石
千峰来南兮万马奔,翠麓却立兮如饮江之鼋。
湫灵沸黑兮神物生,云雾昼晦兮风憀慄而凄清。
我爱滩泷㶁㶁兮寒濑齿齿,浮我江䑳兮岁不知其几。
石中之人兮喜我不屑,华我以春花兮食我以秋实。
我弃而不即兮独不清冷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