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残云(cán yún)的意思:指被风吹散的云彩,比喻已经逝去或消失的事物。
放晴(fàng qíng)的意思:天气转晴,云彩散去。
风散(fēng sàn)的意思:风吹散了,形容事物被分散或散失。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谈瀛(tán yíng)的意思:指谈论宏大的事物或远大的前程。
微闻(wēi wén)的意思:微小的消息或传闻。
消尽(xiāo jìn)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瀛海(yíng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大海,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事物。
壮怀(zhuàng huái)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伟的心情。
- 鉴赏
这首《浣溪沙(其四)》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句“风散残云乍放晴”,描绘了天气变化的瞬间,风驱散了残云,天空突然放晴,形象地比喻了事物转机或心境的转变。接下来,“添衣嫌重减嫌轻”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了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既表现了对温度变化的敏感,也隐喻了在复杂环境中选择与适应的智慧。
“寒蝉时曳两三声”一句,以秋蝉的哀鸣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中的某种不和谐或悲哀。这种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往往能触动人心深处的共鸣。
“偶遇各谈瀛海沸”描绘了人们在偶然相遇时的交谈,话题广泛而热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沸腾,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们的热情。然而,紧接着的“微闻嫠哭莒城崩”则通过对比,揭示出在热闹背后隐藏的痛苦与哀伤,莒城的崩塌象征着某种重大损失或灾难,嫠哭则表达了个人的悲痛之情。
最后,“壮怀消尽不成惊”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后的平静与淡然,尽管心中曾经充满豪情壮志,但经历了种种后,这些激情似乎逐渐消散,却不再感到惊惧或不安。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平和心态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