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其四》
《浣溪沙·其四》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风散残云放晴,添衣嫌重减嫌轻,寒蝉时曳两三声。

偶遇各谈瀛海沸,微闻嫠哭莒城崩,壮怀消尽不成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残云(cán yún)的意思:指被风吹散的云彩,比喻已经逝去或消失的事物。

放晴(fàng qíng)的意思:天气转晴,云彩散去。

风散(fēng sàn)的意思:风吹散了,形容事物被分散或散失。

寒蝉(hán chán)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鸣叫的蝉,比喻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精神。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谈瀛(tán yíng)的意思:指谈论宏大的事物或远大的前程。

微闻(wēi wén)的意思:微小的消息或传闻。

消尽(xiāo jìn)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瀛海(yíng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大海,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事物。

壮怀(zhuàng huái)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伟的心情。

鉴赏

这首《浣溪沙(其四)》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句“风散残云乍放晴”,描绘了天气变化的瞬间,风驱散了残云,天空突然放晴,形象地比喻了事物转机或心境的转变。接下来,“添衣嫌重减嫌轻”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反映了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活动,既表现了对温度变化的敏感,也隐喻了在复杂环境中选择与适应的智慧。

“寒蝉时曳两三声”一句,以秋蝉的哀鸣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环境中的某种不和谐或悲哀。这种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往往能触动人心深处的共鸣。

“偶遇各谈瀛海沸”描绘了人们在偶然相遇时的交谈,话题广泛而热烈,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沸腾,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人们的热情。然而,紧接着的“微闻嫠哭莒城崩”则通过对比,揭示出在热闹背后隐藏的痛苦与哀伤,莒城的崩塌象征着某种重大损失或灾难,嫠哭则表达了个人的悲痛之情。

最后,“壮怀消尽不成惊”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后的平静与淡然,尽管心中曾经充满豪情壮志,但经历了种种后,这些激情似乎逐渐消散,却不再感到惊惧或不安。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平和心态的智慧。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题袁安卧雪图

玉琢芙蓉朵朵开,乾坤清气费诗裁。

先生一榻高千古,不管门前县令来。

(0)

忆上杭旧游·其十四

知是烟痕是露痕,四山一碧竹连村。

家家制纸临溪屋,水碓声中昼掩门。

(0)

意溪访陆处士故居四首·其三

孤忠异代挹清芬,落拓生涯号隐君。

半亩墓田孙傍祖,菜花黄上相公坟。

(0)

夜游宫.中秋雾峰夜宴

一笑秋香院宇,月正照彩棚箫鼓,不醉金杯病相误。

问今宵,这歌筵,恁分付?

玉露零红树,听天外鹤声清苦,怕忆霓裳旧时谱。

广寒宫,已难寻,梦中路。

(0)

鸣琴

幽谷香风吹紫兰,月明泉上发哀弹。

猿猱不语魍魉避,一夜空山孤鹤寒。

(0)

杏林图

董君遁世士,高居庐阜山。

神方传肘后,丹杏满林间。

采药猿持钁,看书虎抱关。

画图留好事,遗韵邈难扳。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