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春次俞兄韵·其二》
《行春次俞兄韵·其二》全文
宋 / 吴龙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多谢春风相此行,马蹄千里夕阳明。

故人杨柳年少知己青山旧日情。

满天芳草远,望穷江际暮云生。

同来佳客不俗相对松阴听瀑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俗(bù sú)的意思:不平凡,出众,不寻常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佳客(jiā kè)的意思:指来访的客人很好,令人欢喜的客人。

江际(jiāng jì)的意思:指江河的两岸,也用来比喻两个相邻的地方。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满天(mǎn t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像漫天飞舞一样。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阳明(y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的阳光。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机智。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翻译
感谢春风陪伴我一路前行,马蹄踏过千里,夕阳映照得明亮。
老朋友杨柳正当青春年少,知心的朋友如青山般永恒的记忆。
思绪飘向远方的天涯,芳草绵延,直到江边暮云升起。
一同前来的宾客自然不凡,我们在松荫下倾听瀑布的流水声。
注释
春风:和煦的春风。
相此行:陪伴我前行。
马蹄:马的蹄子。
夕阳明:夕阳明亮。
故人:老朋友。
杨柳:象征青春和离别。
知己:知心朋友。
青山旧日情:过去的美好回忆。
思满:思绪充满。
天涯:遥远的地方。
芳草远:芳草延伸到远方。
暮云生:傍晚的云层升起。
佳客:高尚的客人。
自不俗:自然不同寻常。
相对:面对面。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处。
听瀑声:倾听瀑布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龙翰创作的《行春次俞兄韵(其二)》。从鉴赏角度看,这是一首表现游子怀念故土和旧友之情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多谢春风相此行,马蹄千里夕阳明。"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遥远旅途中的场景,春风引导着诗人在长路上前进,夕阳映照下马蹄踏过的千里之地,表现了诗人的旅行和向往。

"故人杨柳正年少,知己青山旧日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故人”和“知己”,这些都是指在过去美好时光中相识的人们。这里的“杨柳”象征着春天,也代表了年轻和生机,“青山”则是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

"思满天涯芳草远,望穷江际暮云生。"

在这两句中,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和辽阔。“思满天涯”表明诗人心中的思念如同无垠的天边,而“望穷江际”则是在描绘一幅诗人远眺着河流尽头处景象的情境。这里的“芳草”和“暮云”都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同来佳客自不俗,相对松阴听瀑声。"

最后两句转向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情景。“同来佳客”指的是一群志趣相投、品味高雅的人们,而“相对松阴听瀑声”则是描绘了一幅朋友间在林荫下共同聆听溪水之声的情景,显得安逸而宁静。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意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远方故土和旧友的怀念,也有与知己共度时光的愉悦。同时,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也体现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吴龙翰
朝代:宋   号:古梅   籍贯:歙县   生辰:1229—?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雪中月

洇散高空灵敛藏,乾坤一望白茫茫。

素花遥趁流辉远,皓魄寒侵冷艳光。

剡水人归一掉影,庾楼客散满帘霜。

羡他银阙三千界,此际应开白玉堂。

(0)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

千岩万壑披裘翁,日日看山落照红。

为爱青山似图画,不知身在画图中。

(0)

答陈六因梦寄诗

余每诵君诗,如逢君一面。

何期君梦中,忽与余相见。

山川虽阻修,两心通一线。

君居鳌海头,我居鹿江甸。

梦中获往来,较于邮传便。

昔人魂梦间,每愁道里眩。

如何我两人,神交速流电!

塞黑枫林青,无为李白颤。

九月风气凉,微霜飘素霰。

明月屋梁间,照君颜色变。

昨日君书来,文鱼衔匹练。

绸缪五色丝,交系两头绢。

明珠缭四周,良玉当中现。

展吟未及终,方诸津可咽。

俨然郭使君,锦段梦中荐。

紫海天鸡鸣,赤城云虾绚。

恨不梦重重,为通思片片!

(0)

倏忽寒暑,壮士迟暮,感愤身世,赋之

春秋寒暑速邮置,马狗车栖身如寄。

俯仰乾坤一蘧庐,叹息韶华几轻弃!

人生须作酒中仙,茫茫混沌不知年。

不然天地皆窒塞,低头蝼蚁为比肩。

丈夫莫言身七尺,虱处裈中偷游适。

风云高蹠欲扬眉,九垓六合都无隙。

况乎海国吹黑风,牟牟南北昧西东。

中原更在陆沈里,英雄老死蓬蒿中。

搔头我欲问造物,世界胡任狐埋掘?

神州、赤县无纪纲,灰劫久沦恒沙佛。

阴阳晦朔去如驰,智勇失时何所施!

壮士头颅不堪抚,朝为黑漆暮白丝。

狼贪鬼谲终难餍,万卷诗书输一剑。

何时唤得群雄兴,鲁戈返日光爓爓!

呜呼我已腐儒酸,后生谁能忘此念!

(0)

己亥杂诗·其四十二

一路春鸠啼落花,十龄学步语牙牙。

锦袍曾赋小时月,月照恒河鬓已华。

(0)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郁郁山上松,呀呀林中乌。

松有荫孙枝,乌非反哺雏。

我生堕地时,太婆七十五。

明年阿弟生,弟兄日争乳。

太婆向母怀,伸手抱儿去。

从此不离开,一日百摩抚。

亲手裁绕罗,为儿制衣裳。

糖霜和面雪,为儿作餦餭。

发乱为梳头,脚腻为暖汤。

东市买脂粉,靧面日生香。

头上盘云髻,耳后明月珰。

红裙绛罗襦,事事女儿妆。

牙牙初学语,教诵《月光光》。

一读一背诵,清如新炙簧。

三岁甫学步,送儿上学堂。

知儿故畏怯,戒师莫严庄。

将出牵衣送,未归踦闾望。

问讯日百回,赤足足奔忙。

春秋多佳日,亲戚尽团聚。

双手擎掌珠,百口百称誉。

我家七十人,诸子爱渠祖。

诸妇爱渠娘,诸孙爱渠父。

因裙便惜带,将缣难比素。

老人性偏爱,不顾人笑侮。

邻里向我笑,老人爱不差。

果然好相貌,艳艳如莲花。

诸母背我骂,健犊行破车。

上树不停脚,偷芋信手爬。

昨日探鹊巢,一跌败两牙。

噀血喷满壁,盘礴画龙蛇。

兄妹昵我言,向婆乞金钱。

真倾紫荷囊,滚地金铃圆。

爷娘附我耳,幼婆要加餐。

金盘脍鲤鱼,果为儿下咽。

伯叔牵我手,心知不相干。

故故摩儿顶,要图老人欢。

儿年九岁时,阿爷报登科。

剑儿大父傍,一语三摩挲。

此儿生属猴,聪明较猴多。

雏鸡比老鸡,异时知如何?

我病又老耄,情知不坚牢。

风吹儿不长,那见儿扶摇。

待儿胜冠时,看儿能夺标。

他年上我墓,相携著宫袍。

前行张罗伞,后行鸣鼓箫。

猪鸡与花果,一一分肩挑。

爆竹响墓背,墓前纸钱烧。

手捧紫泥封,云是夫人诰。

子孙共罗拜,焚香向神告。

儿今幸胜贵,颇如母所料。

世言鬼无知,我定开口笑。

大父回顾儿,此言儿熟记。

一年记一年,儿齿加长矣。

儿是孩提心,那知太婆事。

但就儿所见,依稀记一二。

太婆每出人,笼东拄一杖。

后来杖挂壁,时见垂帷帐。

夜夜携儿眠,呼娘搔背䖹。

展转千挞腰,殷殷春雷响。

佛前灯尚明,窗隙见月上。

大父搴帘来,欢笑时鼓掌。

琐屑及乡邻,讥诃到官长。

每将野人语,眩作鬼魅状。

太婆悄不应,便知婆欲睡。

户枢徐徐关,移踵车轮曳。

明朝阿娘来,奉匜为盥洗。

欲饭爷捧盘,欲羹娘进匕。

大父出迎医,覼缕讲脉理。

咀嚼分尝药,斟酌共量水。

自儿有知识,日日见此事。

几年举场忙,几年绝域使。

忽忽三十年,光阴迅弹指。

今日来拜墓,儿既须满嘴。

儿今年四十,大父七十九。

所喜颇聪强,容颜类如旧。

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

拜跪不须扶,未觉躬伛偻。

挂珠碧霞犀,犹是母所授。

绣补炫锦鸡,新自粤西购。

一手搴颔髭,一手振袍袖。

打鼓唱迎神,红毡齐泥首。

上头艺红香,中间酌黄酒。

青箬苞黍粽,紫丝络莲藕。

大父在前跪,诸孙跪在后。

森森排竹笋,依依伏杨柳。

新妇外曾孙,是婆定昏媾。

阿端年始冠,昨年已取妇。

随兄擎腰扇,阿和亦十五。

长樛次当孙,此皆我儿女。

青青秀才衣,两弟名谁某。

少者新簪花,捧觞前拜手。

次第别后先,提抱集贱幼。

一家尽偕来,只恨不见母。

母在婆最怜,刻不离左右。

今日母魂灵,得依太婆否?

树静风不停,草长春不留。

世人尽痴心,乞年拜北斗。

百年那可求,所愿得中寿。

谓儿报婆恩,此事难开口。

求母如婆年,儿亦奉养久。

儿今便有孙,不得母爱怜。

爱怜尚不得,那论贤不贤。

上羡大父福,下伤吾母年。

吁嗟无母人,悠悠者苍天!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