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淮 安 军 宋 /文 天 祥 楚 州 城 门 外 ,白 杨 吹 悲 风 。累 累 死 人 塚 ,死 向 锋 镝 中 。岂 无 匹 妇 冤 ,定 无 万 夫 雄 。中 原 在 其 北 ,登 城 望 何 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锋镝(fēng dí)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动尖锐而刚烈,有力而有冲击力。
何穷(hé qióng)的意思:本指没有穷尽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智慧等没有极限。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匹妇(pǐ fù)的意思:形容妇女单独行动,没有依靠和保护。
万夫(wàn fū)的意思:指千军万马,形容势大力强。
无匹(wú pǐ)的意思: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独一无二的。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注释
- 楚州城门:古代城市的主要出入口。
白杨:高大挺拔的树,象征哀悼和忠诚。
累累死人冢:形容众多的坟墓。
锋镝:古代兵器,这里指战争。
匹妇冤:单身女子的冤屈。
万夫雄:能够领导万人的英雄。
中原:古代中国中部地区,文化中心。
登城望:爬上城墙远望。
- 翻译
- 在楚州城门外,白杨树被悲凉的风吹拂。
无数的坟墓排列着,里面的人都是战死沙场。
难道没有妇女的冤屈?但肯定没有能扭转乾坤的英雄。
中原大地就在北方,登上城楼眺望,视野无尽延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荒凉与悲凉景象。"楚州城门外,白杨吹悲风"一句,以白杨的秋风来烘托出一种凄清而又悲凉的情感,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
"累累死人冢,死向锋镝中"两句,则直接指出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这里的“累累”形容尸骨堆积如山,强调了战乱带来的巨大牺牲。"死向锋镝中"则明示这些生命是被剑戟所终结,这些词汇都极富有力量地表达了战争的悲惨。
接下来的"岂无匹妇冤,定无万夫雄",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战争导致的家庭破碎和英雄辈出的悲剧。"岂"字用在这里是古代常用的疑辞,表示否定的情感,而“匹妇”指的是丧偶的妇女,“冤”则有怨恨之意;"万夫雄"则指的是那些英勇的战士们。
最后两句"中原在其北,登城望何穷",诗人站在楚州的城墙上,向北眺望着广阔的中原平原。这里的“何穷”一词,无疑是对未来、对战争结局的无奈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死亡和破碎家庭的描写,以及对英雄命运的反思,展现了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深重哀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日赠司空文明
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
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
题从叔沆林园
阮宅閒园暮,窗中见树阴。
樵歌依远草,僧语过长林。
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自嫌身未老,已有住山心。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闻说漳滨卧,题诗怨岁华。
求医主高手,报疾到贫家。
撒枕销行蚁,移杯失画蛇。
明朝九衢上,应见玉人车。
送濮阳录事赴忠州
成名不遂双旌远,主印还为一郡雄。
赤叶黄花随野岸,青山白水映江枫。
巴人夜语孤舟里,越鸟春啼万壑中。
闻说古书多未校,肯令才子久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