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日爱丘素,嗟月开靖场。
高坛周四岭,中明起前岗。
神居杳汉眇,接景拂霓裳。
□微三四子,披霞度仙房。
乘务惜暂暇,游此无事方。
依岩论孝老,斟泉语经庄。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踌蹰(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神不定。
东国(dōng guó)的意思:指东方国家,特指日本。
浮香(fú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散发到空中,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声誉传播开来。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和鸣(hé míng)的意思:和谐共处,和睦相处。
空谷(kōng gǔ)的意思:空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环境或场景的寂静、空旷和安静。
缭缭(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烟雾、云雾等飘荡、升腾的样子。
冷冷(lěng lěng)的意思:形容冷得刺骨,没有温暖。
门徒(mén tú)的意思:指追随某个人学习或信仰的人,也可指忠实的追随者。
鸣磬(míng qì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霓裳(ní cháng)的意思:形容美丽华丽的衣裳。
起前(qǐ qián)的意思:指早起晚睡,努力工作,不计较辛苦。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色光(sè guāng)的意思:指颜色鲜艳、明亮的光线。
山行(shān xíng)的意思:指登山旅行或行走于山间。
四子(sì zǐ)的意思:指四个儿子,也泛指子孙后代。
松梁(sōng liáng)的意思:松梁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结构不牢固、不稳定。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潇潇(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连绵不断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玄灵(xuán líng)的意思:指智慧深邃、见识高远的人。
烟寺(yān sì)的意思:烟雾缭绕的寺庙。形容寺庙在山间云雾之中,景色幽美。
阳台(yáng tái)的意思:指房屋建筑物外突出的平台,供人休息、观景等。
伊余(yī yú)的意思:指多余、多出来的,形容超过需要或多余的事物。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远义(yuǎn yì)的意思:指言辞或词语的意义超出了字面上的表达,含有深远的哲理或引申意义。
云堂(yún táng)的意思:指云彩般的美丽殿堂,形容建筑物的壮丽和美丽。
杖节(zhàng jié)的意思:指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夜。
朱阳(zhū yá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明亮照耀的样子。
自我(zì wǒ)的意思: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意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道昭在莱城东十里与弟子们一同登临青阳岭太基山的情景,以及在山顶上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与弟子们共同探讨儒家经典、追求精神修养的场景。
首句“寻日爱丘素,嗟月开靖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东峰青烟寺,西顶白云堂”描绘了山间寺庙的静谧与祥和,而“朱阳台望远,玄灵崖色光”则展现了山色的壮丽与神秘。
“高坛周四岭,中明起前岗”描述了山上的高台,四周环绕着山岭,中央明亮的景象。接下来的“神居杳汉眇,接景拂霓裳”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神灵居住于此,与天空相连,与彩虹相接。
“□微三四子,披霞度仙房”中的“□”字可能为笔误或缺失,但大致意思是与几位弟子一起穿越霞光,进入仙境。之后的“潇潇步林石,缭缭歌道章”描绘了在树林中漫步,伴随着悠扬的歌声。
“空谷和鸣磬,风岫吐浮香”则展现了山谷中回荡的钟声与山间飘散的香气。最后,“冷冷□虚唱,郁郁绕松梁”可能同样存在笔误或缺失,但整体描绘了清冷的歌声在松树之间回荡的景象。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体现了诗人与弟子们共同追求精神境界的过程,以及对儒家经典的深入探讨。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漫郎移舟入小回,醉著幅巾歌落梅。
老夫但倚紫藤杖,袖手耻看黄金罍。
忽漫相逢遽如许,醉后高谈俱楚楚。
百尺君卧元龙楼,醇酎我羞公瑾语。
从来悲乐难预期,人生快意能几时。
红光属汉势未已,短艇掠水归嫌迟。
只今俱是京尘客,君居巷南我巷北。
天寒饥饿不出门,遣骑时来问消息。
江边久客知何为,白头拾遗徒步归。
师行朔野不记年,两淮千里无炊烟。
君王偃革似建武,始遣循吏来安边。
今日安丰非故垒,夜闻夷歌隔淮水。
况当两国不交兵,高堑深沟岂须尔。
朝不鸣刁夜灭烽,吉语上闻天自喜。
但令南亩栖馀粮,尽驱流冗归故乡。
会见今年八九月,处处枣红梨子黄。
四郊无兵门有戟,淮上山青淮水碧。
樽前一曲柳枝歌,酿酒击鲜公燕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