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
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
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
并翼(bìng yì)的意思:并列在一起,形容两个或多个事物平行或同时存在。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从适(cóng shì)的意思:从适意为按照情况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灵活应对。
得所(de suǒ)的意思: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或结果。
分流(fēn liú)的意思:指将人或物按照不同的方向、路线或用途进行分散或分配。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高深(gāo shēn)的意思:指知识、技术或思想等深奥难懂,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践山(jiàn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毅然攀登高山的精神和行为。
拘迫(jū pò)的意思:指受到限制和束缚,无法自由行动或发展。
离声(lí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随着远离而逐渐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两湖(liǎng hú)的意思:指洞庭湖和鄱阳湖,也泛指湖泊。
凝碧(níng bì)的意思:指天空湛蓝、碧绿明亮的样子。
樯乌(qiáng wū)的意思:指黑暗中的光明,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
水分(shuǐ fèn)的意思:水分是指某事物或说话的内容或说法中有虚假、夸大、不实之处。
物化(wù huà)的意思:指将抽象的事物变为具体的实物或具体的形象。
乌有(wū yǒu)的意思:乌有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不存在或没有的意思。
相袭(xiāng xí)的意思:相继袭击或接连不断的攻击。
纡青(yū qīng)的意思:纡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仪态庄重、举止高雅。
重璧(zhòng bì)的意思: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才。也可用来形容珍贵的友谊或关系。
这首明代诗人皇甫冲的《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描绘了山中静谧而美丽的景象。首句“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展现了清晨阳光穿过山径,诗人午后在岩石上小憩的情境。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描绘了云彩飘动、雨后湿润的环境,增添了空间的动态感。
诗人倚杖远望,“波光焕相袭”和“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描绘了湖水波光粼粼,湖面色彩斑斓,东边的湖水如青丝蜿蜒,西边的芦苇凝翠如碧玉。芙蓉倒映在湖中,如同两面镜子,天空的影像仿佛重重叠叠的璧玉。
“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进一步强调了湖面的广阔与洲渚的错落,犹如织锦般细腻。诗人观察到“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息与离别,引发对万物变化的感慨。
最后两句“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领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识到顺应自然、随性而为才能获得心灵的释放,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明代理想化的自然审美观。
恣逍遥豁畅,乃容膝小金山。
用妙力加持,兴洪大醮,真圣临坛。
恩光遍施下界,救存亡、离苦列仙班。
明贯从容法体,宴居一味萧闲。
回还诱演幽深,将内外事都删。
聚五蕴清凉,天宁地静,撞破三关。
皇天助弘大道,度群生、万类不为难。
指日金书诏下,永辞俗海尘寰。
风高露冷,又报重阳候。过雨群山倍明秀。
正披岩、红叶接径黄花,堆锦绣,袅袅清香依旧。
凝神望久。思入无何有。回首溪边听长溜。
念人生如梦,世事无涯,空汨没、争似吾家拂袖。
据盘石、容膝坐忘机,看天末飘飘,断云归岫。
暑气方阑,渐云收四野,山海明霁。
凭高放目,视万里汪洋,东连无极。
廓然风浪静,屡显现、嘉祥至瑞。
大哉玄元体,澄清浩渺,浮动乾坤势。
神功圣力难量,信归墟运转,无有休息。
恢张万化,任云物飞翔,鱼龙游戏。
混融千古秀,隐三岛、十洲异域。
直待功成后,骑鲸笑傲超于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