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婆(ā pó)的意思:指年老的妇女,也可泛指年纪较大的女性。
苟活(gǒu huó)的意思:勉强维持生活,苦苦糊口
姜桂(jiāng guì)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用来比喻贤良能干的臣子。
教子(jiào zǐ)的意思:教育子女,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能力。
老儿(lǎo ér)的意思:老儿是指年纪较大的男子,也可以用来指代自己。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良人(liáng rén)的意思:指贤良善良的丈夫或优秀的男子
泉下(quán xià)的意思:指已经去世的人。
同室(tóng shì)的意思:同室指同处一个房间,也可用来比喻同居、同住或同事共事。
荼蓼(tú liǎo)的意思:比喻令人讨厌、令人不快的人或事物。
亡人(wáng rén)的意思:指已经去世的人。
未亡(wèi wáng)的意思:指尚未死亡或灭亡。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未亡人(wèi wáng rén)的意思:指丧偶的妇女,也可泛指丧偶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所作的《乐节妇》,通过对节妇坚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家庭责任的坚守。诗中以“荼蓼未为苦,姜桂未为辛”起兴,比喻节妇的生活虽然艰辛,但比起失去亲人的痛苦,这些都不算什么。接着,“累累辛苦者,无若未亡人”直接表达了她的辛劳与哀愁,生活重担使她疲惫不堪。
“欲随世苟活,生则同室死同椁”写出了节妇为了家庭生存,即使活着也要与丈夫共度艰难,死后也要相伴于地下。然而,“欲殉夫并殂,阿婆方老儿方孤”又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因为她的孩子尚小,年迈的婆婆需要照顾,这让她在生死抉择中犹豫。
最后,“朝养姑,暮教子,泉下良人犹不死”描绘了节妇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仿佛她的丈夫并未真正离世,他的精神在她每日的照料和教育中延续。整首诗情感深沉,赞扬了节妇无私的爱与坚韧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妇女的美德和牺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