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禅床(chán chuáng)的意思:指禅宗僧人修行时所用的床榻,也指修行禅定的地方。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六时(liù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六个时刻,即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晚上。
莽苍(mǎng cāng)的意思:形容山野草木茂盛,景色宏伟壮丽。
衲衣(nà yī)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衲衣。比喻清贫无聊的生活。
耐可(nài kě)的意思:能够忍受、承受的程度。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偏长(piān cháng)的意思:超过正常长度或时间的长。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诗伴(shī bàn)的意思:指与诗人为伴,共同创作诗歌的人。
水钵(shuǐ bō)的意思:水钵是指用来盛水的碗,比喻贫困、贫穷的生活状况。
天乐(tiān lè)的意思:形容天地万物和谐安乐,充满喜悦的景象。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坐禅(zuò chán)的意思:指修行佛法时,打坐静思,专心默念佛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静坐于广教寺中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矮窗宜晓取朝阳,高槛凭虚接莽苍”,以“矮窗”和“高槛”对比,早晨的阳光从低矮的窗户透入,而高高的栏杆则连接着远方的广阔天地,营造出一种既亲近又辽阔的氛围。
颔联“咒水钵中莲是幻,坐禅床畔竹偏长”,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咒水”与“莲”、“坐禅”与“竹”相对比,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虚幻与真实,以及自然界的静谧与禅定的深邃。
颈联“不须沽酒供彭泽,耐可吟诗伴石霜”,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彭泽”借指陶渊明,而“石霜”则是对石上的霜雪的比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尾联“想见六时天乐下,散花吹满衲衣裳”,想象在寺院中,每天六时(即早课、午课、晚课)之时,天降仙乐,花瓣随风飘落,洒满了僧人的袈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神秘色彩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宁退耕岩维石隆湖隐皆尝有德于余图报未能而俱下世感念存亡哭以十韵
吾生素无宠禄愿,自向空林灰百念。
但存心地如砥平,不道人间有崖堑。
皇天幸能念无辜,脱我险难归夷涂。
天定胜人乃其證,纷纷谮舌胡为乎。
四方交朋盈什百,反眼如同不相识。
岂唯袖手不能援,多若苍蝇变白黑。
独有空门三老人,或未识面非交亲。
奋身为余直其枉,恻隐如此宜称仁。
思欲报之苦无力,但有此心匪石席。
今日同为异世人,俛仰存亡三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