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雷雨二首·其一》
《大雷雨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忽听轰雷震,浑疑大地摇。

滂沱鸣急澍,挥霍狂飙

玄化杳难测,天威默自昭。

凶顽已甚应得魂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轰雷(hōng léi)的意思:指雷声轰隆,形容声音巨大。

挥霍(huī huò)的意思:指浪费财物或时间,不加节制地花费或使用。

魂消(hún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害怕或惊讶到失去了勇气和力量。

狂飙(kuáng biāo)的意思:形容风势、气势等猛烈而急速。

雷震(léi zhèn)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耳欲聋。

滂沱(pāng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或泪水非常大、非常多。

天威(tiān wēi)的意思:指上天的威严和力量。

凶顽(xiōng w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凶恶顽强,难以对付。

玄化(xuán huà)的意思:将事物变得神秘或超自然

已甚(yǐ shèn)的意思:已经过了极限,已经太过分或太过火了。

应得(yīng de)的意思:指根据事实、道理或法律应当得到的报酬、待遇或惩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雷雨的震撼景象,通过“轰雷震”、“大地摇”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雷雨的威力与气势。诗人以“浑疑大地摇”一句,将雷声的强烈效果形象地传达出来,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接着,“滂沱鸣急澍”描绘了大雨倾盆而下的情景,而“挥霍走狂飙”则展现了狂风的肆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幅雷雨交加、天地动荡的画面。

“玄化杳难测,天威默自昭”两句,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在诗人看来,自然界的威力是深不可测的,但同时又是显而易见的,它无声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力量。这种敬畏之心,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对宇宙法则的一种哲学思考。

最后,“凶顽嗟已甚,应得尔魂消”则表达了对那些顽固不化、作恶多端之人的谴责。诗人认为,面对如此猛烈的大雷雨,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应该感到恐惧和反省,暗示了自然界的惩罚与道德的约束力。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翁覃溪先生以先文节公像属题像李晞古笔藏夏邑彭春衣侍讲家此先生属山阴朱兰圃临本也

我生后公不卅世,公之斑斑无复存。

西江巨派遍海内,摩围衍脉枯生尘。

家风鲜嗣愧才下,空缅仿像劳心魂。

北平学士示我画,我祖生气今犹新。

映之苍壁太古色,洗以渌水空天痕。

双晴熊熊裂积铁,广袖落落生长云。

深山大泽百秘怪,坐朝诗祖来如奔。

何人作绘铸生面,李待诏唐超不群。

明知尽以人不朽,想见下笔工苦辛。

匡庐大好读书处,世间丘壑卑何论。

可怜一与人世事,楼毁消骨忧殉身。

文章光燄在天地,绢素惨淡磨朝昏。

先生今世巨手笔,后先作者通精神。

赋诗还画九顿首,莫乞馀慧张衰门。

愿从大匠请绳墨,华冑敢恃图中人。

(0)

黄龙洞一名无门洞

未锤三千级,先瞻丈六容。

无门窥法藏,有地立云踪。

我识泉皆眼,人言锡是龙。

隐松如可作,应许叩玄宗。

(0)

寒夜曲

客苦吟,云阴阴。客吟苦,天亦雨。雨淅淅,风澌澌。

孤灯萦曳刮作丝,欲灭不灭饥鼯疑。

风大起,雨忽止,冻鼓无声破柝死。

深巷小儿呱呱啼,床头阿母知未知。

(0)

和吴筠轩观察《滕王阁落成登眺》七律四首·其一

高阁临江倚碧空,珠帘画栋映玲珑。

依然南浦春波绿,长对西山夕照红。

半壁云开千里月,五湖浪静一帆风。

古今无限苍茫感,都入寥天睇眄中。

(0)

酬梁翼堂孝廉见赠二律,即题其诗卷次韵·其二

性情诗本自儒林,学养尤征酝酿深。

意气渐平经阅历,豪怀未减见登临。

渊源早喻冰生水,投契真如芥引针。

好与和声倡后起,一峰高处寄遥吟。

(0)

岁暮吟四章·其一

自从秋不雨,已阅半年久。

旱虽未成灾,却征恒旸咎。

而况入冬来,寒消历三九。

霜雪不成威,风霾时或有。

天地温肃气,所以成高厚。

如何大化中,无偏憾亦偶。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