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珍能洞鉴,精宝此来求。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随(cháng suí)的意思:经常跟随、常常相伴
乘且(chéng qiě)的意思:暂且、暂时
的皪(de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洞鉴(dòng jiàn)的意思:深刻的观察和洞察力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混浊(hùn zhuó)的意思:指故意混淆事实真相,使人产生迷惑的行为。
晶荧(jī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烁、明亮夺目。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泥沙(ní shā)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颗粒物质。也用来比喻琐碎、微不足道的事物。
蛇行(shé xíng)的意思:形容行进缓慢,曲折而有条理。
沈明(shěn mí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才华。
行潦(xíng liáo)的意思:指行走的水流,比喻人的行踪、行动。
饮德(yǐn dé)的意思:以德行为饮食,以道德修养为滋养。
照乘(zhào chéng)的意思:按照原来的乘法算法进行计算
浊流(zhuó liú)的意思:比喻邪恶的势力蔓延,社会风气败坏。
自媚(zì mèi)的意思:自我吹嘘自己的美好或优点,自我陶醉于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 翻译
- 积水中的明月倒影沉静,光芒也不显得飘浮。
懂得珍宝的人能洞察其价值,珍贵的宝物因此被寻求。
它常常被泥沙混淆,随浑水漂流。
润泽河流始终自我欣赏,但如何才能被人赏识呢?
明亮的光泽终究难以掩盖,希望被慧眼识中。
虽无腿却如蛇般悄然到来,对恩德已经心怀感激。
- 注释
- 行潦:积水,指河流或沟渠中的水。
沈明月:指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洞鉴:洞察,识别。
精宝:珍贵的宝物。
几被泥沙杂:几乎被泥沙污染。
照乘:比喻极为珍贵的东西,如明月般的宝珠。
的皪:鲜明,光亮。
晶荧:形容光亮耀眼。
蛇行无胫至:像蛇一样没有腿也能到达,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
饮德:饮,承受;德,恩德,这里指接受别人的恩惠。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起的作品,名为《浊水求珠》。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超鉴赏才华和他对珍奇事物的渴望。
"行潦沈明月,光辉也不浮。识珍能洞鉴,精宝此来求。"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澈透明、不受外界干扰的境界,诗人自信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和评判能力。
"几被泥沙杂,常随混浊流。润川终自媚,照乘且何由。"
这里诗人描写了珍珠虽在污浊之中,但仍然散发出自己的光泽。这也隐喻着诗人的才华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中也不失其光彩。
"的皪终难掩,晶荧愿见收。蛇行无胫至,饮德已闻酬。"
最后两句表达了珍珠内涵深厚,不易被外物遮盖,且渴望着能被识别出并得到赏识。"蛇行无胫至"用来形容寻找珍宝的艰难和曲折,而"饮德已闻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回报。
整首诗通过对浊水中之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鉴赏眼光,以及他对于真、善、美追求的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外界认可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