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尺布(chǐ bù)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或程度非常小。
抽出(chōu chū)的意思:取出、拔出
纺车(fǎng chē)的意思:指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没有主动权。
妇家(fù jiā)的意思:指妇女的家庭,也泛指女子的家庭。
吉贝(jí bèi)的意思:吉祥如意、平安顺利
家理(jiā lǐ)的意思:家庭的事务、家务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贱售(jiàn shòu)的意思:指低价出售或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老弱(lǎo ruò)的意思:指老年和弱势群体。
理妆(lǐ zhuāng)的意思:指对容貌进行修饰和装饰。也可用来比喻将事物处理得美观、整洁。
明星(míng xī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备受瞩目和赞誉的人。
入市(rù shì)的意思:指进入市场或参与商业活动。
市易(shì yì)的意思:市场交易繁荣,生意兴隆。
岁收(suì shōu)的意思:指年底收获的农作物,也比喻到年底时的收入或成果。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银丝(yín sī)的意思:形容银丝般细薄的东西,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
喁喁(yóng yóng)的意思:低声细语,小声议论
债户(zhài hù)的意思:债务的担保人或借贷关系中的借方
铢两(zhū liǎng)的意思:铢两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比喻微小的差异或细微的差别。
灼烁(zhuó shuò)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耀眼,也指才华出众、光彩照人。
- 鉴赏
这首《纺纱行》描绘了清代农村妇女纺纱的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与生活的艰辛。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村家庭的日常生活状态。
首句“吉贝多铃岁收好”,以“吉贝”(即棉花)丰收的景象开篇,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为全诗奠定了积极的基调。接着,“机妇家家理妆早”,点明了纺纱是妇女们日常的重要工作,她们早早地开始劳作,体现了勤劳的品质。
“明星灼烁坐纺车”,生动描绘了夜晚星光下,妇女们围坐在纺车旁纺纱的情景,既表现了劳动的辛苦,也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坚韧的生活态度。“桀埘惊起鸡声哗”,通过鸡鸣声的突然响起,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劳作的持续。
“银丝抽出白如雪”,形象地描述了纺出的棉线洁白如雪,象征着劳动成果的珍贵与美好。“唯恐布成憎布劣”,表达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入市易棉铢两多,喁喁笑语颜色和”,描绘了将纺好的棉布拿到市场交换,人们在交易中愉快交流的场景,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经济活动的活跃。
“债户粮差气如虎,贱售且纾一时苦”,揭示了社会底层百姓因债务和粮食问题而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通过低价出售棉布来缓解暂时的痛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与贫困现象。
“老弱依然聚短檐,一身尺布不曾添”,最后两句描绘了年老体弱者仍然聚集在简陋的屋檐下,尽管拥有少量的布料,却无法改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弱势群体命运的同情与关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清代农村社会的风貌,既有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赞美,也有对社会不公与贫困现状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十楼怀古·其八文选楼
汉江绿绕南雍州,败瓦颓垣江上头。
荛儿牧竖笑相语,云是昭明文选楼。
昭明好学无与比,斗鸡肯效诸王戏。
古今作者浩如烟,欲选雄浑垂万世。
旁搜陶谢曹刘诗,细阅班扬贾马辞。
明珠溢目取照乘,夷玉在序收悬藜。
江蓠沅芷萃灵囿,亦有殷彝及周卣。
谁云小儿强解事,作者藉之传不朽。
江陵典籍亦已多,七官文字勤搜罗。
当时不作选萃计,化作飞烟奈尔何。
题阴崖舞凤图
画船昨泛湘江曲,江上萧疏森紫玉。
天边彩凤忽飞来,羽毛犹带湘云绿。
阴崖晓霁暖烟消,翠蕤飞舞风翛翛。
九疑凝黛湘波静,林间彷佛闻箫韶。
黄陵庙前春欲暮,鹧鸪啼断班班雨。
好向虞廷览德辉,碧梧菶菶抟桑曙。
晋阳怀古·其十怀赵忠简公
淮甸狼烟昏,銮舆欲南避。
群公奉头窜,肯为宗社计。
英英忠简公,谈笑却边骑。
六飞一临江,将士争奋励。
蕲王既北首,魏公亦南至。
敌帅失色归,逆豫亦潜逝。
王室再造功,当时谁与二。
孽秦忽登庸,力主和戎议。
遂令社稷臣,白首投荒裔。
妖鳄鼓腥涛,海酋扬赤帜。
遗表何琅琅,初心犹不替。
公殁才百年,吴宫已芜秽。
董泽有遗祠,岁时荐椒荔。
骑箕倘来归,怊怅仍增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