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外 侄 莫 幼 明 还 里 疗 疾 宋 /孙 应 时 爱 子 天 资 静 ,能 来 读 我 书 。积 痾 无 自 苦 ,小 别 未 云 疏 。外 物 人 难 必 ,良 师 古 有 余 。吴 松 春 万 顷 ,一 览 意 何 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子(ài zǐ)的意思:疼爱自己的孩子或子女;形容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意。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积痾(jī kē)的意思:指长期积累的疾病或隐患,也用于比喻长期积累的问题或矛盾。
良师(liáng shī)的意思:指教育教学中有德有才、教学有方的优秀教师。
难必(nán b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发生。
师古(shī gǔ)的意思:师古是指向古人学习,借鉴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天资(tiān zī)的意思:指人的天生才能或天赋的特长。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小别(xiǎo bié)的意思:短暂的离别
一览(yī lǎn)的意思: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全部事物。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 翻译
- 孩子天生安静,能来读我的书。
长期疾病并未使他受苦,短暂分离并未疏远我们。
外界事物难以预料,优秀的老师自古以来就存在。
在吴淞江畔春天的广阔景色中,一眼望去心情如何呢?
- 注释
- 爱子:孩子。
天资:天赋。
静:安静。
能:能够。
来:前来。
读:阅读。
我:我(指说话者)。
书:书籍。
积痾:长期疾病。
无自苦:并未使自己受苦。
小别:短暂分离。
未云疏:并未感觉疏远。
外物:外界事物。
人难必:难以预料。
良师:优秀的老师。
古有馀:自古以来就有。
吴松:吴淞江。
春万顷:春天的广阔景色。
一览:一眼望去。
意何如:心情如何。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送外侄莫幼明还里疗疾》。诗中表达了对亲人健康的关切和对读书学习的重视。下面我们来详细鉴赏这首诗。
第一句“爱子天资静”描绘出孩子性格安静、有着良好的天赋,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显示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和赞许。
第二句“能来读我书”表明这个孩子不仅性格好,而且还有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能够来到诗人这里阅读书籍。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传授知识、培养后代的期望。
第三句“积痾无自苦”说明孩子因为病痛而不得不暂时离开学习,这里的“积痾”指的是长期的疾病或慢性病,“无自苦”则表达了孩子并没有因为病痛而感到悲伤或是自暴自弃。
第四句“小别未云疏”表达了诗人对于孩子即将离去的不舍,尽管只是短暂的分别,但也让诗人感慨万分。这里的“小别”指的是短时间的分别,“未云疏”则是形容诗人的这种情感还来不及完全表达。
第五句“外物人难必”意味着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很难预料,也难以确定孩子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学习和志向。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孩子未来道路上的担忧。
第六句“良师古有馀”提到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老师能够指导学生,这里的“良师”指的是那些德才兼备、能够引导学生成长的教育者。诗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遇到这样的人物,得到良好的教育。
最后两句“吴松春万顷,一览意何如”则是借景抒情,用湖南武昌(古称吴)地区的松林来形容知识广博、视野开阔的情状。这里的“一览”意味着诗人希望孩子能够像观赏这片广袤的松林一样,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亲人健康的关切和对教育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