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遥翻似近,不隔本来通。
讵必星辰列,犹嫌荷芰丛。
八法(bā fǎ)的意思:八种方法或手段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澄澄(deng deng)的意思:清澈明亮,纯净透明。
荡荡(dàng dà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阔,没有边际。
法会(fǎ huì)的意思:法会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集会,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多,热闹的场合。
合下(hé xià)的意思:指人们在一起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机息(jī xī)的意思:机会稍纵即逝,不容错过。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内史(nèi shǐ)的意思:指官职,古代官制中,内史是地方行政官员的一种职位。
上空(shàng kōng)的意思:指在空中、天空中。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王内(wáng nèi)的意思:指在家中或内部担任重要职位的人。
无无(wú wú)的意思:没有一点儿;毫无
无始(wú shǐ)的意思:没有起始点或起源,指事物没有开始的时候。
星辰(xīng chén)的意思:指星星和星辰,用来形容星星闪烁,光辉耀眼。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跃飞(yuè fēi)的意思:形容飞翔跳跃。
昭旷(zhāo kuàng)的意思:昭旷意为明亮开阔,形容广阔辽远。
这首诗以“赋得天水相与永”为主题,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全诗以“生一还为一,上空合下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哲学思想,探讨了宇宙间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自然规律。接下来的“因遥翻似近,不隔本来通”,进一步阐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内在联系,强调了宇宙万物虽看似遥远,实则紧密相连,彼此相通。
“讵必星辰列,犹嫌荷芰丛”两句,则通过对比宇宙的浩瀚与自然界的具体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广阔与生命细微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慨。诗人认为,宇宙的秩序并非仅仅局限于星辰排列,自然界中的荷叶荷花同样蕴含着宇宙的奥秘。
“道存昭旷里,机息跃飞中”揭示了宇宙之道存在于广阔的空间之中,而生命的活力则在细微之处显现。这两句强调了宇宙法则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有有无无始,澄澄荡荡融”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本质的认识,指出宇宙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循环往复,如同水的澄清与荡漾,充满了动态与平衡之美。
最后,“临池王内史,八法会其同”以历史人物王羲之为例,引出书法艺术与宇宙之道的相通之处,暗示了人与自然、艺术与宇宙之间的深层联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