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八首·其十四》
《颂古十八首·其十四》全文
宋 / 释宝印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应口曹源一滴时,谁知依样画猫儿。

袖中三尺龙泉剑,落尽髑髅人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龙泉(lóng quá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的泉水或泉眼。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依样(yī yàng)的意思:按照样子、模样来做事情或表达意思。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应口(yìng kǒu)的意思:指人言之凿凿,无可辩驳,无从反驳。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八首·其十四》,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宝印。诗的内容以日常小事为喻,富有哲理。首句“应口曹源一滴时”,可能指的是随口一句话或片刻灵感,曹源比喻智慧的源泉。次句“谁知依样画猫儿”则暗示人们容易模仿表面,却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就像照葫芦画瓢,画出的猫并不真实。

后两句“袖中三尺龙泉剑,落尽髑髅人不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剑象征锐利的洞察力或真理,藏于袖中不显,一旦揭示,能穿透虚伪,揭示真相,但往往在无声无息中完成,旁人甚至可能毫无察觉。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世间现象的独到见解和对智慧内敛、无声处见真功的推崇。

作者介绍

释宝印
朝代:宋

释宝印(一一○九~一一九一),字坦叔,号别峰,俗姓李,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少从德山院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于中峰。会圆悟归昭觉,留三年。后南游,谒佛性泰、月庵果、草堂清。晚至径山,谒大慧宗杲禅师。大慧南迁,乃西还。后再出峡,住保宁、金山、雪窦。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敕补径山,召对选德殿。光宗绍熙元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谥慈辩。为南岳下十六世,华藏密印安民禅师法嗣。事见《渭南文集》卷四。
猜你喜欢

运司园亭.雪峰楼

西山最高峰,积雪连四季。

登楼试寓目,入国有故地。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

文饶昔筹边,公意今无愧。

(0)

送子谨叔·其四

少小从君游,忽已各壮年。

蒙铜未披发,忧孽故熏煎。

羡君怀利器,吾宗秀而贤。

刮摩尽结实,涵揉归本源。

圣处猛自力,人物方渺然。

(0)

叔虎辱与予游最久其所为诗文仅窥一二未获搴珠璧之椟而纵观也行李来京都携方崖类藁携续集示予暇日隐几读之斲巧抽新绚綵烂烂为之洞心豁目不知君家所藏其富若是辄成古风以自诧奇观因以为谢

昔君游我里,诸老皆竞爽。

今踰三十年,百事一非往。

君今来京都,相对各槁项。

清灯话畴昔,未语意先惘。

橐中剩缃帙,挈来耀书榥。

栒虡列群编,金石振逸响。

又如春水阔,縠澜敷浩瀁。

绣鞶饫耳闻,锦囊惬心赏。

今夕亦何夕,尘塞为披敞。

吾衰亦久矣,欲勉不可强。

尚记诸老言,种收同卤莽。

顾我困朝饥,羡君富秋穰。

何日遂赋归,相从问陇㽘。

滞穗傥可拾,我亦歌击壤。

(0)

丁丑别金坛刘漫塘七首·其一

黄绮避世翁,万乘轻商颜。

翻然为羽翼,国本安泰山。

出处义与比,盛衰世相关。

怀古诵考槃,令人欲长叹。

(0)

眼儿媚

雪儿魂在水云乡。犹忆学梅妆。

玻璃枝上,体薰山麝,色带飞霜。

水边竹外愁多少,不断俗人肠。

如何伴我,黄昏携手,步月斜廊。

(0)

避暑

富贵责且重,惭耻心如何。

贫贱事易了,饱煖幸已多。

大热火天下,虚堂枕山阿。

拔俗嫌人影,考古分贤科。

漱冷齿双噤,饮香颜半酡。

一跣或移日,遇狂还自歌。

去就各有志,彼此无相诃。

原宪岂尝病,赐也徒来过。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