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鞲马(gōu mǎ)的意思:比喻人心思不定,摇摆不定。
活身(huó shēn)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保持灵活机智,活下来。
马人(mǎ rén)的意思:指马上的人,形容行动迅速,快马加鞭。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绳床(shéng chuáng)的意思:指用绳子编织的床,比喻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纸帐(zhǐ zhàng)的意思:指信用不佳,难以兑现的债务或承诺。
三竿日(sān gān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到中午的时间,也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慵懒的睡态与对新的一天的期待。诗人以“纸帐绳床暖活身”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冬日里温暖舒适的睡眠环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由内而外的舒适与满足。接着,“三竿日上不知晨”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隐喻,通过太阳升起的高度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沉醉于梦乡不愿醒来的情态。
“遥怜晓月霜华冷”则将视角转向窗外,描绘了一幅清冷的冬日早晨景象。晓月的余晖与霜华的点缀,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寒冷,与室内温暖形成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加深了读者对于诗人内心情感的理解。
最后,“犹有听鸡鞲马人”一句,通过描述远处有人在听鸡鸣、赶马行进的情景,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鸡鸣是自然界的信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而“听鸡”与“鞲马”则是农耕社会中常见的生活场景,体现了劳动人民对时间的敏感与对日常生活的重视。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开头的“不知晨”,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舒适生活状态的享受,以及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成化庚子岁长至后八日余偕冯秋官佩之过同寅邵文敬第夜坐联句八首俱借韵走笔·其三
相逢不用赋无衣,何幸清风此地依。
十载赐桃同省宴,三秋驰节自关讥。
灯前冻语风霜在,梦里尘心岁月归。
喜奉东楼歌白雪,吾人未觉赏心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