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砧》
《闻砧》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逸响云起,清砧入暮繁。

秋风落叶万户千门

宁知寄远意,不尽捣衣魂。

早晚逢西使,流沙隔塞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隔塞(gé sāi)的意思:形容隔绝、阻塞。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流沙(liú shā)的意思:比喻难以逃脱的危险或困境。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千门(qiān mén)的意思:指非常多的门派或流派。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入暮(rù mù)的意思:指日头近落山时,天色已渐暗,暮色降临。

塞垣(sāi yuán)的意思:指边塞的城垣,比喻国家边疆的防线或边境线。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逸响(yì xiǎng)的意思:指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远意(yuǎn yì)的意思:远离原意,有深远的内涵或引申意义。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早晚(zǎo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迟早会到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结果无论如何都会发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闻砧》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寂静画面。首句“逸响缘云起”以飘渺的声音比喻砧声随云升腾,展现出砧声的悠扬和深远。接着,“清砧入暮繁”写出了砧声在黄昏时分格外清晰频繁,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

“秋风吹落叶”进一步描绘季节变换,秋风与落叶相映,暗示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感。后两句“万户更千门”则从听觉转向视觉,通过家家户户紧闭的门户,传达出人们因砧声而引发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宁知寄远意,不尽捣衣魂”直接表达了砧声背后的情感内涵,即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寄托,以及捣衣妇人那无尽的思乡之情。最后一句“早晚逢西使,流沙隔塞垣”则寄寓了期待与亲人团聚的希望,但又遥隔着遥远的边塞和沙漠,增添了诗的哀婉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砧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退院诗十四首·其六

古今浩浩足商量,谁转西飙山叶黄。

万里干戈江色动,一林松竹鸟声凉。

山头野鹿如无事,树里人家似著忙。

探幽戴日忘劳捍,浃汗如珠归路长。

(0)

诏复滨海迁民故业三首·其三

死生谁复问身名,尚在屏幪怆倍生。

妻子流离今已过,家园存没眼前成。

辞巢社燕先秋恨,泪血啼鹃薄暮情。

天道好还凭未得,人心将作感恩平。

(0)

石长老入闽已有别句临行再书扇头二首·其二

一瓢峡涧冰霜重,千里云幢身世轻。

话月总教随刹土,临门犹悔出山情。

庾关古已多行客,乌石今仍对会城。

拄杖到时春已半,堂前不信草频生。

(0)

寄海幢首座

髼松雪鬓满头斑,垂老于今始入山。

上岭人扶登绝顶,下坡杖倚到前关。

晚秀茆房还我住,龙王书阁待僧閒。

封题却忆舟中语,写去新诗一破颜。

(0)

得顿修返匡山信

忧极忽传匡岳信,平安不敢问归程。

一腔热血此生毕,两地关心到死轻。

闻道自通先世论,感时当忆住山情。

荷花残落西风起,淅沥长疑户外声。

(0)

西樵写怀十首·其五

世外难忘物我情,败非成是不须争。

时来用尽生前福,事去徒矜死后名。

一念乍兴旷劫累,万缘休歇此身轻。

林泉大有甘心处,寒夜孤筇傍月行。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