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新 罗 僧 归 本 国 唐 /贯 休 忘 身 求 至 教 ,求 得 却 东 归 。离 岸 乘 空 去 ,终 年 无 所 依 。月 冲 阴 火 出 ,帆 拶 大 鹏 飞 。想 得 还 乡 后 ,多 应 著 紫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空(chéng kōng)的意思:利用空隙、空白的时机或空间,进行行动或攻击。
大鹏(dà pé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心壮志。
东归(dōng guī)的意思:指东方的归宿,表示东方的归还或返回。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忘身(wàng shēn)的意思:指人忘却自己的身份、地位,投身于某种事业或活动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阴火(yīn huǒ)的意思:指隐伏的危险或不良情绪,也指潜在的危害。
至教(zhì jiào)的意思:指极为严格、苛刻的教导或要求。
终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整年、一年到头
紫衣(zǐ yī)的意思:指帝王的服饰,也用来形容尊贵、高贵的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送新罗僧归本国》,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出家人求法修行的理解与赞美。
“忘身求至教,求得却东归。”表达了僧人的决心和毅力,他们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只为追求佛法的最高境界。即使在远方求得真理,也愿意踏上返回本国的旅程。
“离岸乘空去,终年无所依。”这两句描绘了僧人出行的壮丽画面,他们如同乘风破浪,一生中不为世俗所羁绊,始终保持超然物外的心态。
“月冲阴火出,帆拶大鹏飞。”这里借用了自然景象来比喻僧人的精神状态。月亮冲破阴霾,火焰在黑暗中熠熠生辉,寓意着僧人心中的智慧之光照亮内心的黑暗。而帆船在大鹏鸟的引领下飞翔,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修行过程中的坚定与自由。
“想得还乡后,多应著紫衣。”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僧人归国后的美好愿景。紫衣常指佛教僧人的袈裟,这里则暗示着僧人归来后,将继续以高尚的精神状态和品德影响周围的人们。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僧人求法、修行和归来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不俗世间之心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叔夏游石门叔夏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之句余辄足之
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
白龙来唤之,仙圣不敢救。
相当二物争雌雄,冯夷击鼓张其咮。
日车为之翻,地轴为之仆。
至今两门开,天遣百水凑。
吾闻神禹疏龙门,蜿蜒偃伏夹左右。
坐令遗黎收树艺,嗟哉神龙之功独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