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经(bù jīng)的意思:不经意地、不经过思考地。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惊白(jīng bái)的意思:惊醒,使人吓醒。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里端(lǐ duān)的意思:指在某个问题上持有极端、偏激的观点或态度。
漫题(màn tí)的意思:指因为话题广泛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进行无目的性的谈话或讨论。
名姓(míng xìng)的意思:指人的名字和姓氏。
年终(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结束的时候或最后的时候。
秦火(qín huǒ)的意思:秦火是指烽火,起源于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军事用语,意为军事警报或战争的征兆。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推敲(tuī qiāo)的意思:仔细斟酌、深思熟虑
遐荒(xiá huāng)的意思:遥远而荒凉,形容地方偏僻或荒芜。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坊的《和兰畦早春书事韵》描绘了山中早春的景象以及诗人心中的感慨。首句“寒尽山中未觉春”,写出了春天的到来并未立即打破山间的冬日沉寂,暗示了春天的悄然无声。次句“更惊白发夜来新”,诗人惊讶于一夜之间新增的白发,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桃源幸不经秦火”引用桃花源的典故,庆幸没有遭受秦朝焚书的厄运,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庆幸与珍视。“栗里端宜署晋人”则借陶渊明隐居的栗里,赞誉其为晋代文人的典范,暗寓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俯仰百年终有恨”感慨人生短暂,百年时光转瞬即逝,心中难免遗憾。“推敲一字未全贫”则道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即使生活简朴,对文字的斟酌从未懈怠。
最后两句“诗成且漫题名姓,莫被遐荒传逸民”,诗人表示在创作诗歌时无需过分追求名声,重要的是作品能流传,而不是让自己的名字远播至偏远之地,成为逸民的传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品格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