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秀三句二偈,与宠为茶佛事。
使于施受之间,而无虚得虚弃。
来者满与一瓯,看伊东倒西醉。
巴鼻(bā bí)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自负,过于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高度自负。
出气(chū qì)的意思:发泄怒气或不满情绪
法味(fǎ wèi)的意思:指法律的味道或特点,也指法律的威严和庄重。
法乐(fǎ lè)的意思:指人们在法律面前应该遵守法纪,不得违法乱纪。
佛事(fó shì)的意思:指佛教的事务或仪式。
各各(gè g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横翠(hé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林茂盛,绿意盎然。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乐法(lè fǎ)的意思:乐观的态度和方法
捩转(liè zhuǎn)的意思:指通过用力旋转或扭动物体,使其改变方向或位置。也用来比喻转变态度、观念或立场。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神资(shén zī)的意思:指天赋的才能或超凡的智慧。
生资(shēng zī)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生活资料、生活来源。
施受(shī shòu)的意思:施与他人和接受他人的恩惠或帮助。
资生(zī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智慧的发展与提高。
这首诗以茶为媒介,探讨了佛法与生活的融合。首句“披秀三句二偈”,以“披秀”形容茶之美,引出接下来对茶的描述和对佛法的感悟。诗人通过“与宠为茶佛事”表达了将日常琐事如饮茶,提升至精神修行的高度,体现了佛教中“一切法皆是佛法”的思想。
“法味法乐法财,资神资生资惠”四句,进一步阐述了佛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认为佛法如同美味、乐趣和财富,能滋养心灵、满足生活需求,并带来智慧的启迪。这不仅是对饮茶的赞美,也是对佛法实践的倡导。
“使于施受之间,而无虚得虚弃”强调了佛法中的布施与接受,提倡在给予与接受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衡,避免贪欲或吝啬,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与平等精神。
“我亦未證其中,乃就其中出气”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探索与实践态度,虽未完全领悟其中深意,但仍积极地参与其中,从中汲取养分。
“截却娇梵舌根,捩转衲僧巴鼻”两句,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诗人试图超越形式化的宗教仪式,直接体验佛法的精神实质,摒弃表面的装饰,转向内在的觉醒。
“来者满与一瓯,看伊东倒西醉”描绘了诗人邀请他人共享茶香与佛法之乐的情景,通过分享达到心灵的共鸣与解脱,让参与者在享受中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最后,“既醉各各起来,门外晓山横翠”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象征着在佛法的引领下,人们从内心深处获得的觉醒与自由,如同清晨的山色一样清新脱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将茶文化与佛教哲学相结合,通过饮茶这一日常活动,探讨了精神修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