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侄涛时五十又一·其一》
《与侄涛时五十又一·其一》全文
明 / 梁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大阮疏狂甚,阿咸固自贤。

蹉跎俱五十,闻道在何年。

且喜诸孙长,堪将世业传。

东溪旧庐在,乔木郁苍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咸(ā xián)的意思:指人情味浓厚、待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大阮(dà ruǎn)的意思:形容人非常懒散、不务正业。

固自(gù zì)的意思:自然而然,固然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世业(shì yè)的意思:指千秋万代的事业或事物。

疏狂(shū ku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肆傲慢,不顾他人感受。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郁苍(yù cāng)的意思:郁郁葱葱,苍翠茂盛。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叔侄二人各自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期待。首联“大阮疏狂甚,阿咸固自贤”,对比叔侄二人的性格特点,大阮性情疏狂,而阿咸则自守贤良。颔联“蹉跎俱五十,闻道在何年”,表达了两人虽同处五十之年,却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感到时间的紧迫,对实现理想抱负的未来充满疑问。颈联“且喜诸孙长,堪将世业传”,转而表达对家族传承的欣慰,希望子孙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家族的传统事业。尾联“东溪旧庐在,乔木郁苍然”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家族的根基和传统始终如一,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叔侄二人的生活对比,展现了对人生、家庭、传承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和家族传统的期许,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梁宪
朝代:明

梁宪(一六二四—一六八三?),字绪仲。东莞人。明思宗崇祯间任推官。后栖隐罗浮。著有《梁无闷集》、《黄冠闷语》。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梁宪诗,以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刻本《梁无闷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满路花.山寺,美成韵

芹香燕子低,柳色鹅儿破。沿溪花引客,红如火。

山藏古寺,绿意将人裹。佛像欹苔座。

一扇门开,断碑无字横卧。桃源何地,白发禅心左。

增城关缥碧,葳蕤锁。王符末路,战鼓声中过。

此情僧语我。塔上风铃响,定知几时呵。

(0)

齐天乐.屋漏,得哲生词,因寄辛子

天光透缝如星点,晚闻碎珠飘瓦。

钟乳岩泉,榨头春酒,细响依微灯下。宵情暗写。

似花外虬签,荷边蟹舍。

与妇移床,约参禅味过今夜。

晴朝风意送爽,渡江云曲子,吹动骚雅。

去日归心,凌云渡口,黄叶声中跨马。征鸿到也。

并远梦崃山,买书无价。菊又将花,几时杯共把。

(0)

百字令·其四答休庵

一庵秋雨,叹此翁头白,鸾飘凤泊。

从古诗人多寓蜀,第一花潭依托。

眢井鸣蛙,蛮山骑象,损尽崔骃乐。

命中晞发,我曹生就流落。

公有红线知心,不时需酒,双笑还双酌。

甚事干卿春水皱,燕子从争危幕。

大月中秋,小山丛桂,夜半舟藏壑。

啬夫无恙,扣门时听张角。

(0)

金缕曲·其二

门外天涯路。憩香骢绿沈小院,艳宵初曙。

草长红心江南岸,一片歌尘乍度。

甚粉约脂期都误。

但骂东风真无赖,送侬归不送愁归去。

空望断,凤城树。年来春梦浑无据。

又悤悤旗亭折柳,三生萍絮。

宝瑟弦僵瑶情冷,漫把孤怀浪诉。

怕少个周郎能顾。

只道芳颜须珍重,料人间尚有相逢处。

抵多少,断肠句。

(0)

齐天乐.吉祠秋集,分咏,得废池

廿年乔木言兵倦,扬州旧游何许。

瘦鹭窥肩,枯蝉感鬓,来对荒波自语。画阑在否。

有飘泊春魂,落花曾住。

不似宫沟,替人能寄怨红句。枯荷又兼暮雨。

紫萍无赖甚,空自来去。

太液秋风,昆明春水,回首汉家箫鼓。他时倦旅。

怕一角寒漪,也无寻处。照影冰奁,素娥愁更苦。

(0)

寿楼春·其一和菽问秋感,用冯梦华同年原韵

招西楼秋魂。正沧波雁瘦,故苑鸦昏。

早是愁填碧夜,梦销青春。归伴我,牛衣人。洗布裙。

河边天孙。但补屋萝疏,渡江桃远,锦瑟易生尘。

吴王国,空斜曛。让渔樵野局,沙际开尊。

十里江村暑退,豆花遮门。看万鸭,如归军。带绿萍。

来栖篱根。拚买醉山塘,斜阳一痕。红上巾。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