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衷多有愧,荐恪贵无文。
归舆凭望处,霾翳淡斜曛。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黑龙潭祷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期盼雨水的心情与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
首联“盼雪冬三过,祈霖春半分”,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中缺水状况的忧虑,以及对雨水降临的热切期盼。冬季多次盼望雪花,春季则祈求及时的甘霖,体现了对自然循环与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刻理解。
颔联“陈衷多有愧,荐恪贵无文”,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陈衷,即内心深处的诚挚愿望;荐恪,指虔诚地献上祭品或祷告。这里诗人自省,虽然心中充满对雨水的渴望,但实际的行动(如祭祀)却可能显得不够庄重或文雅,流露出一丝自我反思的意味。
颈联“石燕犹稽雨,谷风惯妒云”,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石燕,传说中的石上生出的小燕子,常被用来象征雨水;谷风,指从山谷中吹出的风,这里暗示了风与云的关系。这两句通过对比石燕未能带来雨水和谷风常嫉妒云彩,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中雨水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性,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归舆凭望处,霾翳淡斜曛”收束全诗,描绘了一幅归途中的景象。归舆,即归家的车马;霾翳,指的是雾霾或阴霾;斜曛,傍晚时分的余晖。这一联通过视觉上的变化,从期待雨水的紧张情绪转向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琐事的释然与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得作品既有文学美感,又富含人文关怀。
故人方远适,访我陈别情。
此夜偶禅室,一言了无生。
览君缄中宝,如搴清玉瑛。
胡为蕴高价,岁晚徒营营。
辞秩贫且病,何人见艰贞。
出无黄金橐,空歌白苧行。
威迟策驽马,独望故关树。
渺渺千里心,春风起中路。
近闻新拜命,鸾凤犹栖棘。
劝君寄一枝,且养冥冥翼。
甘泉多竹花,明年待君食。
柱下虽为史,台中未是官。
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