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晁错》
《咏史.晁错》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谁人能夺伯氏邑,何德敢隳三子都

内史自侵汉家庙,未须削楚更衰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氏(bó shì)的意思:指以伯父自居,傲慢自大的人。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家庙(jiā miào)的意思:指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也可以指家族的祠堂。

内史(nèi shǐ)的意思:指官职,古代官制中,内史是地方行政官员的一种职位。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子都(zǐ dōu)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都已经成年了,表示时间的流逝。

注释
谁:指代某位有权力争夺的人。
伯氏邑:伯氏的封地,古代贵族的领地。
何德:何种品德或功绩。
隳:毁坏,破坏。
三子都:可能指代重要的城池或家族荣誉。
内史:官职名,古代掌管国家机密和文书的官员。
汉家庙:汉朝的宗庙,象征着汉朝的权威。
削楚:削弱楚国的力量。
衰吴:使吴国衰弱。
翻译
谁能夺取伯氏的封地呢?
又有什么德行敢破坏三子都的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晁错》,通过对历史人物晁错的评价,表达了对权臣篡权和国家衰败的忧虑。首句“谁人能夺伯氏邑”暗示了对晁错权力过大可能带来的威胁,"伯氏"可能是对晁错的一种隐喻或尊称。次句“何德敢隳三子都”则强调晁错的品德不足以支撑他掌控如此重要的权力,"三子都"可能指代国家的重要城池或权力中心。

后两句“内史自侵汉家庙,未须削楚更衰吴”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晁错作为内史(官职名)如果滥用权力,将会损害汉朝的根本,甚至可能导致类似秦朝削弱六国的后果,暗示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动荡。“削楚”和“衰吴”都是历史典故,暗指削弱其他势力以增强自己的行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鉴,批评了晁错可能的专权行为,并警示统治者要警惕权力的滥用,以免导致国家衰落。陈普的诗歌风格简练,寓意深远,具有一定的历史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次韵答杨少傅勉仁二首·其二

之武平生信不如,衰年怀土事幽居。

山中已迫桑榆景,天上重烦故旧书。

伏枕尘劳灰百念,传家生计在三余。

邻翁花木春来好,扶杖看花当小车。

(0)

春雨述怀

老疾交游少,幽栖童仆亲。

社前犹似腊,雨里不知春。

浅薄虚乡论,萧条愧国宾。

诗书空满架,问字竟何人。

(0)

代菊荅五首·其三

昔日柴桑里,独怜征士家。

牵衣从稚子,随处看幽花。

把酒秋山净,餐英夕露华。

陶然乘醉后,策杖不将车。

(0)

胡学士山居八咏·其三沧江烟雨

渺渺沧江上,冥冥烟雨来。

几家茆屋掩,一个钓船回。

岸花红欲放,沙鸟白相偎。

薄暮明霞出,清风扫雾开。

(0)

舟中杂咏用杜子美秦州诗韵·其三

水落山留迹,潮回岸拥沙。

望乡劳客梦,沽酒问人家。

天阔苍鹰鸷,风高白雁斜。

自惭才力薄,诗就敢云夸。

(0)

对酒效乐天体三首·其一

何处难忘酒,离人思故乡。

青山随远道,白发在高堂。

络纬庭前月,蒹葭野外霜。

此时无一盏,归梦引愁长。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