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短咏(duǎn yǒng)的意思:短暂的赞美或称颂。
发春(fā chūn)的意思:指男子因受到外界刺激而性欲勃发的现象。
几许(jǐ xǔ)的意思:一些,几个,多少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上疏(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奏章,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天汉(tiā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星。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竹寺(zhú sì)的意思:竹寺是指建在山间、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濂的《春日田园杂兴二首(其二)》描绘了春天里宁静而闲适的田园生活。首句“白发春添几许”,以白发象征岁月流逝,春天的到来并未减少诗人的年华之感,反而增添了几分人生的沧桑。接着,“碧云暮合万重”描绘了傍晚时分,层层叠叠的碧云聚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柴门延客看弈”写诗人邀请客人在简朴的柴门前对弈,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生活的恬淡。而“竹寺寻僧倚筇”则转向内心的寻求,诗人漫步竹林中的寺庙,寻找禅意,手扶竹杖,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天汉桥边片月”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天汉桥上,夜晚的景色宁静而神秘。最后一句“禹王台上疏钟”则借古迹抒怀,禹王台上传来稀疏的钟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春日里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寓含着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诗人以诗记录自己的足迹,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岁月的淡然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鼓山
危栏不知高,下瞰万里路。
沧海近咫尺,大舶不敢度。
风云递舒卷,川原更回互。
如何此道场,乃倚绝壁住。
得非化人居,无乃仙圣寓。
断崖石倒悬,绝壁水暗聚。
我行天一涯,胜处时一遇。
衰病九死馀,已乏济胜具。
登临兹忘返,尚觉慰迟暮。
山林与膏壤,未到已心悟。
小园即事
千花老无踪,众草来可喜。
欣然得幽寻,我亦病良已。
飞飞两蝴蝶,不悟尘土里。
禽声甚可人,亦似相汝尔。
人生贵惬志,不必须甚美。
三年白沙诗,已费千幅纸。
问君何所乐,赤手费磨洗。
短屏看远山,心作千万里。
此岂画者功,实自一念起。
君当如是观,在此不在彼。
答无逸惠书
三年读书少馀味,灯火可亲病为祟。
谢侯好事怜我穷,时遣双鱼问憔悴。
交情乃似亲骨肉,学行坐越诸公辈。
胸中万卷书屈蟠,少日力战登诗坛。
下帷却扫谢俗子,冻吟不管儿号寒。
只今食粥已数月,千虑百忧烦笔端。
高才本是栋梁器,苦语终无儒生酸。
乐章短句又清绝,陶写万象嘲江山。
江南草木不得闲,问君何为愁肺肝。
十年行坐想风采,千里魂梦劳追攀。
我无良田归不得,忍穷气味君应识。
囊贮未了岁寒计,学道空愧琳与璧。
交亲零落半鬼录,白日轻去真可惜。
终朝拨火煮芦菔,南山之南待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