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者在尔心,凿者在尔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泊然(bó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平静、宁静无忧的样子。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惭色(cán sè)的意思:惭愧、害臊。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清德(qīng dé)的意思:清白、廉洁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惭(wú cán)的意思: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
夏畦(xià qí)的意思:指夏季田间的土地。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巢父的形象,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坚守内心的原则。"泊然巢一枝",巢父如同鸟儿般栖息在一枝之上,形象地表现了他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常静不待息"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自足,无需外界的打扰或激励。
"天地存遗井,聊以见清德",这里的"遗井"可能象征着自然界的水源,也暗喻了道德的源泉。巢父通过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道德的追求,如同清泉一般滋养着自己的心灵。"窥者在尔心,凿者在尔力",则表达了个人内心的自我观照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内心的审视与努力,才能真正实现道德的提升。
"何为病夏畦,俯仰无惭色",面对炎炎夏日,耕耘田地的艰辛,巢父却能坦然面对,没有丝毫的愧疚或怨言。这反映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豁达,以及对生活态度的从容不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巢父这一形象,颂扬了淡泊名利、坚守内心原则、勇于面对挑战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宋朝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刘仲忱舍人先生郑武子钱伯氏赋两篇得圣欢二韵
客行仍别离,此恨亦已更。
去语已莫留,来愁不须聘。
七闽何贪贤,四海方仰圣。
班驿是归涂,频宜发新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