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彻夜(chè yè)的意思:通宵整夜不睡。
地气(dì qì)的意思:指某个地方的气候、环境、特点等。
端五(duān wǔ)的意思:端午节
断山(duàn shān)的意思:断山是指山势陡峭,像被刀剑劈开一样,形成两片分开的山峰。
寒地(hán dì)的意思:指寒冷的地方或环境。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清闲(qīng xián)的意思:指安逸、宁静、无事可做的状态。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深洞(shēn dòng)的意思:形容非常深的洞穴或深不可测的事物。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晓夕(xiǎo xī)的意思:晓代表早晨,夕代表傍晚,晓夕表示一天的时光,即意味着一天的时间。
喧声(xuān shēng)的意思:喧嚣的声音。
余事(yú shì)的意思:未了的事情,尚未完成的工作或事务
元经(yuán jīng)的意思:元经是指古代的《元经》,意为经书的原始版本或经典的根本。
月前(yuè qián)的意思:指时间在一个月之前,表示时间的久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时节,芳茂山夜晚的独特景象与诗人的心境。首句“节物无端五月前”以一种无奈和意外的口吻,点明时间背景,暗示季节转换带来的某种不可预知的变化。接着,“喧声彻夜扰幽眠”一句,生动地刻画出夜晚山中喧闹的声音,打破了诗人的宁静睡眠,营造了一种既热闹又略显烦扰的氛围。
“雷穿石壁都成窟,雨挟溪鱼欲上天”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雷雨交加的壮观景象。雷声仿佛能穿透坚硬的石壁,形成一个个洞窟;雨水携带着溪中的鱼儿,似乎要逆流而上,直冲云霄。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
“深洞三时寒地气,断山十里接人烟”则将视角转向山中更为幽深之处,描绘了深洞中常年保持的寒冷气息,以及远处连绵山脉与人间烟火的连接,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人类生活的痕迹。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人类社会的温暖。
最后,“清闲不复营余事,静把《元经》晓夕研”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心境。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不再为琐事所累,而是静静地研读《元经》,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也反映了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五月芳茂山夜景的壮丽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云中白子高行
陵阳子。来明意。欲作天与仙人游。
超登元气攀日月。遂造天门将上谒。阊阖辟。
见紫微绛阙。紫宫崔嵬。高殿嵯峨。
双阙万丈玉树罗。童女制电策。童男挽雷车。
云汉随天流。浩浩如江河。因王长公谒上皇。
钧天乐作不可详。龙仙神仙。教我灵秘。八风子仪。
与游我祥。我心何戚戚。思故乡。俯看故乡。
二仪设张。乐哉二仪。日月运移。地东南倾。
天西北驰。鹤五气所补。鳌四足所支。
齐驾飞龙骖赤螭。逍遥五岳间。东西驰。
长与天地并。复何为。复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