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鼓(bù gǔ)的意思:指用布制成的鼓,比喻虚张声势,吹嘘自己的能力或成就。
尘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经过长时间不使用或不关注后,事物变得落满了灰尘。
饵丹(ěr dān)的意思:假装红颜以图欺骗他人。
飞光(fēi guāng)的意思:指迅速消失、一闪而逝。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见临(jiàn lín)的意思:指亲自去看望或接待。
类多(lèi duō)的意思:形容种类繁多,具有多样性。
练气(liàn qì)的意思:指修炼气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钦钦(qīn qīn)的意思:形容极为尊敬和崇拜。
仁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有仁慈之心的人,善良、宽厚、怜悯他人的人。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锡类(xī lèi)的意思:指相似的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
小诗(xiǎo shī)的意思:指短小精悍的诗歌作品。
仰高(yǎng gāo)的意思:仰望高处,向上追求进步和成功。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指迷(zhǐ mí)的意思:指迷是一个描述人们在迷惑、困惑中无法指明方向或找到出路的成语。它表示人们在面对问题或困境时感到迷茫和无助。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对友人通甫赠予的交藤方和气术图的感谢之作。诗中表达了对通甫深厚情谊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赠品价值的高度认可。
首联“仰高诚府日钦钦,翰墨飞光忽见临”,诗人以“仰高”表达对通甫品德与才学的敬仰,同时“诚府”二字则暗示了通甫内心的真诚与深邃。接下来的“翰墨飞光忽见临”则描绘了通甫所赠之物——交藤方与气术图的珍贵与光芒,仿佛在瞬间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颔联“练气指迷先六字,饵丹传诀胜千金”,进一步赞美了通甫所赠之物的价值。这里的“练气”、“饵丹”皆为修炼内功的手段,而“指迷”、“传诀”则是指引与传授智慧与技艺。诗人认为这些方法比千金还要宝贵,突显了通甫赠品的非凡意义。
颈联“仁人锡类多推己,尘迹知非早有心”,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通甫作为仁者的赞赏,他不仅关心自身修养,也乐于推己及人,帮助他人。同时,诗人也通过“尘迹知非早有心”这一句,表明自己早已心怀感激,对通甫的慷慨相助深感敬佩。
尾联“聊抒小诗酬厚赐,自惭布鼓若为音”,诗人以谦逊的态度回应了通甫的厚赐,表示将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然而,诗人也自谦地意识到,自己的才情犹如布鼓,难以完全传达出通甫赠品的珍贵与自己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也体现了对赠品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诗人对自己才情的谦逊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登道场山作
一雨催凉,千崖吐秀,万壑争效潺湲。
暂停篮笋,携杖翠微间。
点点龙鳞玉甃,堪怜处、屐齿敲悭。
朱栏外,粘天万顷,七十二峰间。
呼尊誇更有,松飙凤吹,云岫鸦鬟。
又谁送、黄鹂巧唱绵蛮。
漫问何山最好,争应道、还有何山。
能移兴,新晴月色,飞步上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