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绣球在技艺高超的邹一桂笔下栩栩如生的景象。首句“绣出金针韶景妍”赞美了绣工之精细与美丽,如同金针在韶光中绣出的图案,展现出一种优雅与生动。接着,“玲珑一线若为穿”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绣线在绣球上穿梭的巧妙与难度,仿佛一线之细,却需匠心独运方能完成。
“试参舍利抛呈后”这一句可能暗含着对绣球艺术价值的思考,将绣球与佛教中的舍利子相提并论,暗示其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蕴含着精神上的深意和价值。最后,“香色荣枯总寂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绣球的色彩、香气与生命的盛衰、禅宗的寂静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繁华与宁静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艺术、生命、禅学的独到见解,体现了诗人对邹一桂写生卷中绣球艺术的高度赞赏和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送李御带珙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
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
歌一曲,送君路。
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八声甘州·向鄞江
向鄞江、面熟是薰风,吹燕麦凫葵。
赖君王洪福,河清可晏,物阜人熙。
想见搴帷使者,随处采声诗。
羡高禽矰弋,离贴天飞。
飞到苍云深处,便敛收毛羽,望暮林归。
可以人不若,剗地挂征衣。
且招呼、麴生为友,对槐阴、时唱两三卮。
今宵好,如钩佳月,放出光辉。
声声慢·挨晴拶暖
挨晴拶暖,载酒呼朋,夷犹东圃西园。
绿萼枝头,两三初破轻寒。
平生自甘寂寞,占冷妆、不为人妍。
林逋去,问疏影香暗,谁赋其间。
空想故山奇事,正烟横岭曲,月浸溪湾。
杏错桃讹,那时青子都圆。
惟饶梦窗知处,对翠禽、依约神仙。
休引角,怕征人、泪落塞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