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过 阳 朔 寄 人 宋 /陶 弼 昔 日 儒 衫 今 武 车 ,重 来 耆 老 尚 奔 趋 。后 人 相 继 皆 清 德 ,小 吏 回 看 半 白 须 。条 教 谩 为 新 楷 法 ,官 资 犹 作 旧 称 呼 。里 门 不 闭 田 畴 辟 ,好 买 丹 青 别 画 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须(bái xū)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半白(bàn bái)的意思:指事情没有完全做好,留下了一部分问题或瑕疵。
奔趋(bēn qū)的意思:形容人们争相奔走、追逐的样子。
称呼(chēng hu)的意思:称呼是指对人或物的名称或称谓。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官资(guān zī)的意思:指官员的财产或资产。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楷法(kǎi fǎ)的意思:楷法是指规范的书法字体,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态度正直。
里门(lǐ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内,也可指家庭、家属。
清德(qīng dé)的意思:清白、廉洁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耆老(qí lǎo)的意思:指年老有经验的人。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条教(tiáo jiào)的意思:指教导别人的方法或者方式。
武车(wǔ chē)的意思:指战车,也泛指军车。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相继(xiāng jì)的意思:连续地接连发生或接连发展。
小吏(xiǎo lì)的意思:小吏指的是低级官员或小官僚。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翻译
- 从前读书人穿的儒衫如今已换成了战车,再次来访的老人们仍然忙碌奔波。
后辈接踵而来,皆是品德高尚之人,小吏回头望去,多半已是白发苍苍。
规章制度虽更新,但官职名称依旧沿用旧称。
村里的大门不再关闭,田野开阔,适宜购买新的绘画作品。
- 注释
- 昔日:过去。
儒衫:读书人的服装。
武车:战车,象征军事或实用主义。
耆老:年长的人。
奔趋:忙碌奔波。
后人:后来的人。
清德:高尚的品德。
小吏:低级官员。
半白须:大半已白的胡须,表示年纪大。
条教:规章制度。
新楷法:新的规范或模式。
官资:官职级别。
旧称呼:传统的官衔名称。
里门:村庄的大门。
田畴:田野。
辟:开阔。
丹青:绘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再次经过阳朔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昔日儒衫今武车"暗示了时代的变迁,曾经的知识分子如今可能已转为武职人员。"重来耆老尚奔趋"表达了对当地老人的热情和敬意,他们仍然积极地迎接诗人来访。
"后人相继皆清德"赞扬了当地人的品德高尚,代代相传。"小吏回看半白须"则通过描绘小吏的白发,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反映出尽管社会制度有所改变,但传统的官衔称呼依然保留着。
最后两句"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描绘了阳朔乡村的安宁与繁荣,田地开垦,生活富足,诗人期待能以丹青画卷的形式记录下这美好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和观察,展现了阳朔从文人到武备的转变,以及当地人民的美德和乡村生活的宁静发展,体现了诗人对故地的深情和对新时代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归,甫抵家门,次儿绶华遽殇。吟咏概绝,两月有馀。小暑日,独坐海幢寺后园,得句
鹤鸣失和只增伤,往复吟成鬓渐霜。
历览死生元可了,岂知人世未能忘。
荒畦野竹新添笋,落日僧寮已爇香。
平日寻常经眼事,今朝惟有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