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
《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萧然方丈病仪成,蓑笠忘来一境清。

应作是观宁有相,实无得度即非情。

日当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

识微言只夫子可怜惟我最初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zhùchéngtiānyuánchánglǎoxiàngqiánniǎnxiāng
sòng / cháozhī

xiāoránfāngzhàngbìngchéngsuōwàngláijìngqīng

yìngzuòshìguānníngyǒuxiāngshífēiqíng

chángshìxíngshíyuèzàishēnggōngjiǎngchùmíng

néngshíwēiyánzhīliánwéizuìchūché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程(chū chéng)的意思:指开始行进的一段路程或时间。

得度(de dù)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合宜,不过分、不失分寸。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讲处(jiǎng chǔ)的意思:指对待、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方式。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生公(shē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拘小节,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宽容、谦和待人。

识微(shí wēi)的意思:识别微小的变化和细节。

士行(shì xíng)的意思:指士人的品行和行为,也表示君子的风度和行为规范。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微言(wēi yán)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指言辞短小而深刻。

无得(wú de)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不能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行时(xíng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特定的时刻表现出色,或者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一境(yī jì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态统一、一致。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在生(zài shēng)的意思:指在世、活着的状态。也指在某个时间内存在或发生的事情。

翻译
我独自一人病弱在方丈室中,穿着蓑衣斗笠忘了世俗的纷扰,心境一片清明。
看待事物应当如此平静,没有执着于任何特定形式,实际上,一切随缘即无为而至真情。
白天正是居士修行的正午时分,月亮却明亮地照在生公讲经的地方。
唯有孔子能理解这些微妙的哲理,我感到可惜的是,这可能是我人生最初的领悟阶段。
注释
萧然:形容孤独、清寂。
方丈:寺庙中的小房间。
病仪成:病弱的状态。
蓑笠:蓑衣和斗笠,象征隐逸生活。
一境清:心境清净。
是观:对事物的看法。
宁有相:怎能有所执着。
实无得度:实际上无需刻意追求。
非情:不带情感的超脱。
居士:修行者,指佛教徒。
行时午:修行时分正值中午。
生公讲处:生公讲经的地方,借指修行场所。
明:明亮。
微言:深奥的道理。
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可怜:可惜。
最初程:人生的初始阶段或启蒙阶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诗中描述了诗人面对元长老像时的内心感受,以萧然的环境和僧侣的形象为背景,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萧然方丈病仪成”描绘出僧舍的清寂,以及元长老即使身患疾病,仍保持庄重的仪态。第二句“蓑笠忘来一境清”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净,仿佛连诗人自己都忘记了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第三句“应作是观宁有相”暗示了佛教中的空性观念,认为一切事物皆无固定形态,只有心性的领悟才是真实的。第四句“实无得度即非情”则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真正的解脱并非追求外在的救赎,而是内心的觉悟。

第五、六句“日当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般地展现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日间居士行持,夜晚月光洒在讲经之处,象征着智慧的光芒。

最后一句“能识微言只夫子,可怜惟我最初程”表达了诗人对元长老的敬仰,认为只有他才能真正理解深奥的佛法,而自己还在修行的道路上刚刚起步,尚需学习和领悟。

整首诗以禅意和景物描写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沉思和个人修行的谦逊态度。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古香楼落成,移居即事·其一

尘中何处可忘机,先世犹存两版扉。

海燕十年频易主,茅龙三岁一更衣。

牵萝补屋功粗定,倚树为巢计不非。

从此看山欣纵目,海天万里一鹏飞。

(0)

村馆杂兴·其一

宿雨初晴暑气收,茅斋六月爽于秋。

举头忽讶青天转,无数白云如水流。

(0)

山居即景四首·其二

平楚殊苍莽,众峰亦窈窕;

清辉来扑人,引我发长啸。

(0)

梅花,和中峰大师韵四首·其三

野鹤仙恣别有神,仙昭端的礼群真。

已开香国堪称圣,若贮瑶台便可人。

淡月模糊檀作晕,清霜窈窕玉生尘。

相探莫漫轻攀折,元赏应浇竹叶春。

(0)

壶江即事二首·其一

倦飞无路且投閒,沧海人来第几湾!

真觉壶中留日月,犹疑画里对江山。

飘流蜑户还相笑,偃蹇柴门长自关。

闽越波涛千里阔,那能有梦寄刀环!

(0)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其四

自古匈奴属外臣,降王毳殿敢称真?

千屯烽燧联吴、楚,万轴波涛下浙、闽。

北固云移龙节近,西陵潮涌虎符新。

焚庭绝漠寻常事,铜柱先标若木津。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