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五 言 一 首 宋 /刘 克 庄 甫 白 不 可 作 ,千 年 有 废 坛 。虚 逢 右 文 主 ,难 献 采 诗 官 。与 子 擘 麟 脯 ,从 渠 切 虮 肝 。后 生 多 美 秀 ,未 可 便 粗 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举(dú jǔ)的意思:独自出众,超越众人,独一无二。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孤忠(gū zhōng)的意思:孤独而忠诚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洛社(luò shè)的意思:指古代中国洛阳地区的学术团体和文化社交圈。也泛指一个地方的文化、学术团体。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中寝(zhōng qǐn)的意思: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过分放纵也不过分苛求。
邯郸梦(hán dān mèng)的意思:形容空想、虚幻的梦想或幻想。
- 注释
- 累疏:繁重的政务。
中寝:深夜。
孤忠:孤独的忠诚。
众咻:众人指责。
袖瓦:袖手旁观。
举幡:坚守立场。
邯郸梦:过去的理想或回忆。
洛社游:洛阳的聚会向往。
都已矣:一切都结束了。
西州:某个地点,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辉煌或哀伤。
- 翻译
- 政务繁忙都只能在夜晚处理,你的忠诚却独自面对众多非议。
人们都在袖手旁观,只有你坚持自己的立场。
你忘记了过去的邯郸之梦,仍然向往洛阳的聚会。
如今一切都已成为过往,只能在西州痛哭怀念。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些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现实的无奈与悲痛。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沉的历史感。
"累疏皆中寝,孤忠奈众咻。"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孤独坚守、不随波逐流的情形。"累疏"指的是重复或多次的努力,而"皆中寝"则意味着这些努力都未能实现,反而陷入了沉睡或遗忘之中。"孤忠"表达了一种坚持原则和信念的情怀,但这种"忠"似乎在现实面前显得无力,无法改变世态的冷酷。
"人方袖瓦送,君独举幡留。" 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上述情感。在这里,人们都在忙着送别离的人物象征的"瓦"(可能指的是古代离别时赠送的陶瓦),而诗中所指的"君"则是坚守某种信念或理想,只是在举起象征性的"幡"(旗帜)来表明立场。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周遭环境的不满。
"不记邯郸梦,犹贪洛社游。" 这两句展现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邯郸梦"可能象征着某种虚幻或逝去的理想,而"洛社游"则是对古都洛阳的一种留恋,这里所指的可能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最后两句"而今都已矣,恸哭过西州。" 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悲哀和无奈。在这里,诗人承认一切美好如同逝去,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恸哭"是一种强烈的情感释放,而"过西州"则可能象征着一种长久的旅程,也许是心灵上的逃离或寻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以及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理上人
只履归何处,怀师泪满襟。
浮云生灭性,明月去来心。
阅世真如梦,安禅不废吟。
留衣分法侣,写偈别朋簪。
雨藓侵行迹,风泉想梵音。
一灯寒竹暝,双树落花深。
塔闭虫粘户,巢空鹤避林。
历峰山下路,从此罢登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