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浩 然 李 致 政 义 概 堂 宋 /杨 万 里 非 侠 非 狂 非 逸 民 ,读 书 谋 国 不 谋 身 。一 封 北 阙 三 千 牍 ,再 活 西 州 六 万 人 。雨 露 晚 从 天 上 落 ,芝 兰 亲 见 掌 中 新 。仁 心 义 概 丝 纶 语 ,长 挂 巴 山 月 半 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半轮(bàn lún)的意思:指不完整的月亮或太阳,也可用来形容不完整的事物或情况。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不谋(bù móu)的意思:不加思考地行动或做事,没有经过谋划或计划。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谋身(móu shēn)的意思:谋求自身的利益,为自己的生活、前途等做打算。
谋国(móu guó)的意思:为国家谋划策略,筹谋国家大事。
仁心(rén xīn)的意思:指具有仁爱之心,关怀他人,待人宽厚仁慈的心态。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上落(shàng luò)的意思:指人的地位、身份、境遇的升降变化。
丝纶(sī lún)的意思:形容文笔纤细娴熟,诗文细腻动人。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心义(xīn yì)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忠诚、真诚和恪守的道义准则。
逸民(yì mín)的意思:指追求自由自在、不拘束的生活方式的人。
义概(yì gài)的意思:指言辞、文辞的意义和大意。
一封(yī fēng)的意思:指一封信或一封书信,也可表示一封信的意思。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芝兰(zhī lán)的意思:指高尚、优秀的人或事物。
三千牍(sān qiān d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极多。
- 注释
- 非侠:非侠客。
非狂:不是狂放。
非逸民:不是隐士。
谋国:为国家考虑。
谋身:为自己打算。
北阙:朝廷。
三千牍:三千多份奏章。
再活:救活。
西州六万人:西州六万百姓。
雨露:比喻恩泽。
掌中:亲手。
仁心:仁爱之心。
义概:正义之气。
丝纶语:书面表达的仁义之言。
巴山月半轮:巴山上的半轮明月,象征持久。
- 翻译
- 既非侠客,也不是狂放之人,更不是隐士,读书是为了国家而非自身利益。
多次向朝廷上书,累积了三千多份奏章,希望能救活西州六万百姓。
夜晚的雨露仿佛从天而降,如芝兰般珍贵,亲手捧在掌中。
他的仁爱之心和正义之气,都体现在文字之中,如同巴山月半轮,长久悬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题浩然李致政义概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赞美和期许,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非侠非狂非逸民,读书谋国不谋身。”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有远大抱负的士人形象,他既不是那种轻率鲁莽的人,也不是过度沉迷于个人享乐的普通百姓,而是专心致志地通过阅读来思考国家的大计,不为私利所动。
“一封北阙三千牍, 再活西州六万人。”这里诗人赞颂了浩然李致政义概堂之建立,对于国事的关注和贡献。北阙(即宫殿前的台阶)象征着朝廷的权力中心,而“三千牍”则寓意为大量的奏章,显示了士人通过上书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看法。西州六万人的再生,意味着士人通过其学问和智慧,为民众带来了希望与生命。
“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自然界中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知识的滋润和文化的传承。雨露象征着知识的滋养,而芝兰则是古人心目中高洁、芬芳之物的代表,掌中新指的是亲手栽培并见证其成长。
“仁心义概丝纶语,长挂巴山月半轮。”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和理想。仁心即仁爱之心,义概则是对于正义的概括,这里是指士人以仁德为本,以义为准绳。巴山月半轮,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悠远深邃的境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浩然李致政义概堂的题咏,展现了作者对于士人理想、国家命运以及文化传承等主题的思考和寄托,是一首集思索与赞美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