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窠易买姑添价,亭子难营且筑基。
老矣四科无入处,旋锄小圃学樊迟。
爱敬(ài jìng)的意思:指对别人的言行态度友善和善解人意。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护持(hù chí)的意思:保护和扶持。
平治(píng zhì)的意思:平息骚乱,恢复秩序。
四科(sì kē)的意思:指四门功课,即文、史、哲、理。
宿士(sù shì)的意思:指在旅途中住宿的人。
亭子(tíng zi)的意思:指亭子的形象,比喻人的性格、才能、学问等方面有独特之处。
要自(yào zì)的意思:要自指的是要自己去做,不依赖他人或外界的帮助。
婴儿(yī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刚出生的婴儿。
装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用美化的手法来装饰或点缀事物,使其更加漂亮或吸引人。
自怡(zì yí)的意思:自得快乐,心情愉悦。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自己园圃的精心打理与深厚情感。开篇“屋边废地稍平治,装点风光要自怡”表明老人选址在家旁的一块废地上进行了整治,以期改善环境,增添几分景致,而这种做法也带给他个人内心的愉悦。
接着“爱敬古梅如宿士,护持新笋似婴儿”展示了老人对于园中植物的关怀。他对待那些年长的梅树如同尊敬老者,对待新生的竹笋则如同呵护婴孩,体现出一种生命哲理和对自然的深情。
“花窠易买姑添价”可能是指园中有了新的装饰,比如花坛,而这些都是通过增加一些费用后得以实现的。“亭子难营且筑基”则表达了建造亭子的不易,需要坚实的基础,这也许象征着老人对园圃的长远规划和付出。
最后“老矣四科无入处,旋锄小圃学樊迟”透露了诗人的年龄已高,对于那些繁复的学问已经不再追求,他现在只是在自己的小园中耕耘,以此自娱。这里提到的“四科”可能是指古代儒家经典中的四部:易、书、诗、春秋。樊迟则是一位古代的隐逸,老人通过模仿他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归隐田园的心境。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定与从容,诗人通过对园圃的经营和维护,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