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回首、何人修凤。
真与赝,可能共。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当初(dāng chū)的意思:指过去某个时间点或某个阶段的时候,事情的情况或人的想法。
都人(dōu rén)的意思:指都市中的人,也可指聚居在都市的人。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垓下(gāi xià)的意思:垓下是一个历史典故中的地名,意为“垓庙之下”。成语“垓下”比喻在战争或重大决战中,形势十分危急、关键时刻。
寒声(há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凄凉、冷冽。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滹沱(hū tuó)的意思:形容雨水下得非常大,大到像倾盆而下的样子。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进奉(jìn fèng)的意思:进献;献上
九锡(jiǔ xī)的意思:指九种尊贵的礼遇和殊荣。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南园(nán yuán)的意思:指南方的花园,比喻繁花似锦、美好如春的地方。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擎天(q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承受、支撑天空的巨大力量或物体。
趋炎(qū yán)的意思:追随权势,投靠权贵。
权门(quán mén)的意思:指权势门第,指有权力和地位的家族或家门。
入中(rù zhōng)的意思:进入中央,指得到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十国(shí guó)的意思:指分裂的国家或地区。
崧高(sōng gāo)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杰出突出。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同梦(tóng mè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同一时间做了相同的梦,也可用来形容人们有着相同的愿望或追求。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摇飏(yáo yáng)的意思:指摇摆不定,不稳定的状态。
章贡(zhāng gò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有很高的学识和才能。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金缕曲(其九)》。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感慨。
“绝北寒声动”一句,设定了一种肃杀而又萧瑟的氛围,通过“绝北”的字眼,传递出一种边塞的孤寂与凄凉。紧接着,“渺黄昏、叶满长安,云迷章贡”,诗人描绘了一个黄昏落幕、树叶覆盖古都长安,而章贡(即今天陕西兴安之地)被云雾所笼罩的画面。这里不仅仅是景物的描写,更蕴含着时光流转与历史沧桑的情感。
“最苦周公千年后,正与莽新同梦”一句,通过对古代圣君周公的提及,以及将自己置于莽荒之世(指秦末汉初的混乱时代),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重复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接着,“五十国、纷纷入中”,则是对外族入侵中原,国家分裂的哀叹。
“摇飏都人歌郿坞,问何如、昨日崧高颂”一句,通过对古代乐府诗《郿坞》和《崧高》的提及,表达了对于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之感。这里“摇飏都人”可能指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过去的怀念,而“昨日崧高颂”,则是对曾经辉煌文化的追忆。
“胪九锡,竟谁风”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与个人无力回天的无奈。而“当初共道擎天重”,则是在反思过去共同承担国事的往昔,而今朝却是如此。
“奈天教、垓下风寒,滹沱兵冻”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冷酷无情的自然法则和残酷战争所带来的痛苦。这里,“垓下”指的是边塞之地,而“滹沱兵冻”,则是对战乱中士兵受寒受苦的描写。
最后,“寂寞放翁南园记,带得园柑进奉”一句,是诗人对于自己淡泊名利、隐居生活的一种表达。这里“寂寞放翁”,可能是指诗人的别号或自称,而“带得园柑进奉”,则是在描述诗人带着自家园中所结的柑橘去朝廷进献,表现了一种无奈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哀叹,展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处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