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人(bā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小心眼的人。
笔花(bǐ huā)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行云流水般的自如和熟练。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高识(gāo shí)的意思:高超的才智和知识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清高(qīng gāo)的意思:指个人品质高尚、不为名利所动,态度傲慢超然。
睿才(ruì cái)的意思:指智慧和才能出众的人。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下里(xià lǐ)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情感,也可以指深藏不露的本领或才能。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制作(zhì zuò)的意思:用心、细心地制作或安排事物
下里巴人(xià lǐ bā rén)的意思:下里巴人是一个形容词词语,用来形容人的态度、言行等不端正、不正派。
- 鉴赏
此诗《十二月十六日同张文璧朝世殿下和诗一绝》由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制作清高识睿才,笔花常向梦中开。天然写出阳春调,下里巴人不敢裁。”四句,展现了诗人对才华与艺术的独特见解。
首句“制作清高识睿才”,点明了诗人的创作追求,即在作品中体现出高洁的品质和卓越的智慧。这里的“清高”不仅指作品的风格高雅,更蕴含着创作者自身人格的高尚与敏锐的洞察力。
次句“笔花常向梦中开”,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创作时的状态,仿佛灵感如同笔下的花朵,在梦境中绽放,暗示了创作灵感的丰富与自由,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第三句“天然写出阳春调”,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自然流露和高雅格调,如同春天的旋律,清新脱俗,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真谛的追求——即作品应如大自然般纯净、和谐,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最后一句“下里巴人不敢裁”,则以对比的手法,表明了诗人的作品超越了通俗与高雅之间的界限,既不媚俗也不自傲,而是达到了一种普遍与独特的完美融合,让所有读者都能感受到其艺术的魅力,而不会感到难以接近或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艺术创作的本质与价值,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望月次玉局翁韵二首·其二
皎皎月华白,寥寥秋气清。
念我方远客,步月亭中行。
风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
谁家弄横笛,巧作断肠声。
独酌一壶酒,对此千里明。
人生但自适,何必四者并。
醉眼视万物,扰扰如浮萍。
得丧何须道,譬犹阴与晴。
节义太山重,富贵鸿毛轻。
我心与明月,照见万古情。
祁居之作亭山间名之以宜谓四时之皆宜也其后寓安有亭未名居之使榜以似宜寓安虽从之而其诗乃有未必输公之语气似未平也寓安欲余赋诗因为解纷且以见二公相忘之意
先生有亭宜四时,乃使寓安名似宜。
寓安口诺心未肯,更欲老翁聊决疑。
老翁百事尽称好,一生和罗常作椎。
况是宜亭颇静秀,闻说似宜尤复奇。
两山相望俱不恶,二老较胜知何为。
会当扶病蹑双屐,携酒君家为君醉。
不知春事已过眼,但见此亭俱可意。
且对青山食蛤蜊,一笑谁能知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