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迟 明 宋 /王 安 石 欹 枕 浩 无 情 ,蘧 蘧 独 迟 明 。霜 繁 红 树 老 ,云 澹 素 蟾 清 。倦 鹊 犹 三 尤 ,寒 鸡 未 一 鸣 。故 山 何 处 所 ,应 有 晓 猿 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迟明(chí míng)的意思:晚上才明白。
处所(chù suǒ)的意思:指人们居住、工作、活动的地方。
繁红(fán hóng)的意思:形容繁荣、兴旺的景象。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蘧蘧(qú qú)的意思:形容人多、声音喧闹。
三匝(sān zā)的意思:三次绕行,指多次往返。
素蟾(sù chán)的意思:指人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实际上内心却狡诈狠毒。
未一(wèi yī)的意思:未曾一次。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注释
- 攲枕:倚着枕头。
浩无情:无尽的情感涌动。
蘧蘧:形容清醒的样子。
迟明:黎明时分。
霜繁:霜花繁密。
红树老:老去的红叶。
素蟾:皎洁的月亮。
倦鹊:疲惫的喜鹊。
三匝:环绕三次。
寒鸡:寒冷中的鸡。
故山:故乡的山。
晓猿:清晨的猿猴。
- 翻译
- 我倚着枕头,心中无尽的思绪涌起,独自在黎明前醒来。
霜花覆盖的老树上,红叶稀疏,天空中的皓月显得格外明亮。
疲倦的喜鹊还在枝头盘旋了多圈,寒冷中还未听到一声鸡鸣。
我思念的故乡究竟在哪里呢?那里应该已经响起清晨的猿啼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攲枕浩无情”中的“攲枕”指的是天亮时分,形容时间流逝得很快,而“浩无情”则表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冷酷。
接下来的“蘧蘧独迟明”中,“蘧蘧”形容微弱的声音,可能是指清晨微弱的鸟鸣声,“独迟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到来速度不满,感到时间过得太慢。
第三句“霜繁红树老,云澹素蟾清”,通过对霜花和古老的红树的描绘,以及对云和月亮的细致描述,展现了一个清晨的宁静与纯净。霜花可能是指早晨草地上的露水,而“红树老”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云和月亮的澹澈清新,则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第四句“倦鹊犹三匝,寒鸡未一鸣”,通过描写鸟儿依旧在树枝上打盹,以及鸡尚未开始叫唤来表达时间的静谧与诗人的悠闲心态。这里的“倦鹊”和“寒鸡”都形容着清晨的宁静。
最后一句“故山何处所,应有晓猿惊”,则是诗人对故乡山川的怀念之情,以及想象中早晨猿猴被惊扰的情景。“故山”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曾经居住的地方,“何处所”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不确定性,而“应有晓猿惊”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通过猿猴被惊扰这一细节,传递出一种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独特情怀和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迈陂塘.题对庐书屋图
对匡庐、数椽矮屋,幽栖待抛簪组。
林泉一幅倪迂笔,写出皋鱼风树。凭述取。
道晚岁天涯,念切田园趣。东山杖履。
怅箕尾神归,炉峰梦断,月冷读书处。
平生志,手泽关心珍护。星星更题缣素。
白云亲舍依稀在,指点屏风瀑布。红尘误。
算水碧山青,面目长如故。那忘归去。
念卷里烟霞,胸中丘壑,五柳旧门户。
昼锦堂.秋日病起
最是今番,慵寻绣线,笔墨那更还拈。
懊恼秋来情绪,却似春三。
翠锁眉痕愁对镜,暖融酒力懒添衫。
闲庭院,落叶响多,黄昏淡月疏帘。更点。
听渐永,灯影动,深宵窗隙风尖。
阁外哀鸿声急,晓枕恹恹。
不知消瘦今何似,恁般滋味我偏谙。
流光换,多少暗虫吟断,泪雨涟纤。
满江红.中秋寄梁汾弟
此夜秦淮,桃叶渡、兰舟桂桨。
回首处、金焦两点,水天一样。
望去金波惊万里,愁来白发三千丈。
笑闺中、赢得愧称兄,予差长。河桥畔,危楼上。
疏林隔,征帆漾。尽斜阳送眼,秋潮初涨。
十载别离劳梦寐,半生词赋同凄怅。
愿重来、还补谢家咏,人无恙。
百字令.晚秋湖上
当初湖上,记春风载酒,行吟兰楫。
一棹水云空阔里,随意狂歌散发。
就柳停舟,寻梅选梦,衣浣孤山雪。
十年而后,剩游多半消歇。
如今重到湖干,荒寒台榭,杨柳风吹折。
吹笛双鬟人去矣,闲了半湖烟月。
冷露凄猿,荒云葬鹤,风走虚廊叶。
伤心谁问,寒蛩除是能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