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楚风(chǔ fēng)的意思:楚国的风俗和风格,也指楚国的文化和艺术。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反哺(fǎn bǔ)的意思:指鸟类用嘴巴把食物送到雏鸟嘴里,比喻有能力的人帮助无能力的人。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明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坚守正义、遵循原则、不受外界诱惑和压力的节操和品德。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山道(shān dào)的意思:山间的小道,也指行路艰难。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乡山(xiāng shān)的意思:指乡间的山岭,比喻故乡的山水景色或乡村的风景。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倚门(yǐ mén)的意思:倚门指倚靠在门上,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或无所作为。
清明节(qīng míng jié)的意思: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寒食节期间在异乡漂泊的情景,充满了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思念。首句“去岁清明节,天台看杏花”回忆起去年清明时节,诗人或许在天台山上欣赏着杏花盛开的美景,那时的生活或许还充满生机与希望。然而,转眼间到了今日,诗人却只能在异乡的野外人家中度过寒食节,这种对比之下,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凄凉感。
接着,“淮楚风尘暗,乡山道路赊”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与孤独。淮楚之地,风尘弥漫,象征着诗人生活的艰辛与动荡;而“乡山道路赊”,则表达了诗人与家乡相隔遥远,难以归乡的无奈与痛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外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倚门亲白发,反哺愧林鸦”两句,以家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内心的愧疚。倚门而望,是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亲白发”则暗示了家中的长辈年迈,需要照顾。然而,诗人却无法亲自照料,只能远在他方,这让他感到深深的愧疚。同时,将自己与林鸦进行比较,林鸦尚能反哺,而自己却不能尽孝,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人的内疚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寒食节期间在外漂泊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愧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