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座(bā zuò)的意思:指八座山峰,比喻人才辈出,众多杰出的人物。
班行(bān háng)的意思: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行列而行走。
发潜(fā qián)的意思:指人才或潜力得到发掘和培养。
丰碑(fēng bēi)的意思:指留下有关人或事物的伟大、辉煌的纪念物或事迹。
辉赫(huī hè)的意思:光彩耀眼,显赫卓越。
际遇(jì yù)的意思:指人生遭遇、境遇、处境。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令仪(lìng yí)的意思:指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频繁(pín fán)的意思:频繁指的是事物发生或出现的次数多,频率高。
潜辉(qián huī)的意思:指隐藏的才华或潜力。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生刍(shēng chú)的意思:
亦作“ 生蒭 ”。1.鲜草。《诗·小雅·白驹》:“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陈奂 传疏:“芻所以萎白驹,託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西京杂记》卷五:“夫人无幽显,道在则为尊,虽生蒭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蒭一束。” 宋 黄庭坚 《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芻。”
(2).指贤人;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採束谢生芻。” 南朝 梁 吴均 《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 江 南蕙,以赠生芻人。”
(3).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芻。” 唐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觴一摇笔,聊寄生芻吟。” 明 何景明 《酬赠王德征》诗:“皎皎空谷驹,生芻劳我心。”
(4).《后汉书·徐穉传》:“ 郭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芻一束,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宋史·文苑传三·路振》:“生芻致祭,弊帷成礼。瘞尔崇冈,全尔具体。” 明 张煌言 《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悵生芻何处投。”嵩高(sōng gāo)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也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雄才(xióng cái)的意思:指才智出众、才能卓越的人。
恤典(xù diǎn)的意思:恤典指的是关心、尊重和保护典籍,尤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遇时(yù shí)的意思:逢遇到合适的时机,能够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奏计(zòu jì)的意思:指通过巧妙的计谋和手段达到目的。
有所思(yǒu suǒ sī)的意思:有所思指的是思考、有所想法。
- 鉴赏
这首挽诗是对明代户部尚书李公的深情悼念与高度评价。诗中以“几载班行接令仪”开篇,赞颂了李公在官场中的卓越表现和高尚品德,与贤能之士并肩,为国家贡献良多。接着,“雄才真足辅明时”一句,直接点明李公的才能足以辅助明王朝,体现了对他的高度肯定。
“任隆八座经纶地”,描绘了李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他如同掌管国家大政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恩荷三朝际遇时”,则表达了李公在三个皇帝的治下都得到了重用和赏识,体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政绩。
“奏计频繁传恤典,发潜辉赫著丰碑”,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李公在政治决策上的勤勉与智慧,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显著功绩,通过频繁的奏议和深谋远虑的决策,不仅赢得了朝廷的赞誉,也为后世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最后,“迢迢欲致生刍意,极目嵩高有所思”,以哀悼之情,表达了对李公逝世的深切哀痛和怀念。生刍一束,是中国古代哀悼逝者的一种传统方式,这里借以表达对李公的敬仰与怀念。同时,“极目嵩高有所思”,则寄托了对李公高尚人格和伟大功绩的无限追思,以及对其精神的永恒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李公生前事迹的回顾和赞美,以及对其逝世后的哀悼与缅怀,展现了对这位杰出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深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德才兼备之士的崇高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