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眉方竹杖,扶醉上榕台。
万木横空绕,群峰到海回。
白莲(bái lián)的意思:指伪善、虚伪的人。
方竹(fāng zhú)的意思:指直立而高耸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行高尚,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横空(héng kōng)的意思:指事物突然出现或出现在意料之外的情况。
结社(jié shè)的意思:结社指的是人们组成社团或团体,共同活动或交流。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笙鹤(shēng hè)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像笙笛和鹤鸣一样悦耳动人。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方竹杖(fāng zhú zhà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并且能够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画面。首句“过眉方竹杖,扶醉上榕台”以竹杖和醉人形象入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氛围。竹杖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而“扶醉”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境中忘却尘世烦恼,沉浸于自然之美的状态。
接着,“万木横空绕,群峰到海回”两句,通过描绘四周环绕的万木和延伸至海面的群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心胸宽广。
“桑麻怀栗里,笙鹤隐蓬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桑麻代表了农耕文明,与“栗里”相呼应,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笙鹤隐蓬莱”则运用了仙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最后,“结社谁同调,白莲花正开”两句,以“结社”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哲理。而“白莲花正开”则象征着纯洁与高雅,预示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其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离家十日得顺水,不卸蒲帆一千里。
忽然今日风打头,寸波寸水逆上流。
小儿造物不可测,昨日南风今日北。
黄郎束手篷下眠,尽日閒看顺水船。
顺船得势如马走,相望招呼不回首。
长风破浪我亦曾,顺逆偶尔非人能。
双藤本同根,长大附高树。
树倒何所依,不离树根土。
刘家好姊妺,嫁作儒家妇。
儒生逝不返,姊妺何所去。
忆昔嫁夫时,各愿以偕老。
今日无所归,骨肉自相保。
一炉铸两镜,悬置东西窗。
窗前主人去,两镜复一双。哀哉哀哉刘二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