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陲(biān chuí)的意思:边陲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通常与边界相邻。
不偶(bù ǒu)的意思:不成对,不匹配
到手(dào shǒu)的意思:指得到、取得、获得某物。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烦治(fán zhì)的意思:烦恼难以解决,治理困难。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乱丝(luàn sī)的意思:指头发凌乱无序的样子。
末路(mò lù)的意思:指事物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发展或改变的境地。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声望(shēng wàng)的意思:形容声誉迅速扬起,声望迅速提高。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相司(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担任职务或角色
虚襟(xū jīn)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豁达,不拘泥于小节。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治乱(zhì luàn)的意思:指有能力或方法来治理乱象,使秩序恢复正常。
中国(zhōng guó)的意思:指中国这个国家,也可用来指中国的文化、历史和人民。
东山起(dōng shā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逆转,出现转机或好转的局面。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赠刘司马时雍》。诗中描绘了对刘司马时雍的赞誉与期待。首句“纷纷末路竞先驰”描绘了世人在末路中的竞相奔忙,而“安石东山起独迟”则以历史上的谢安为喻,赞扬刘司马时雍虽晚起却能独树一帜,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与气度。
“声望在人真不偶”表达了刘司马时雍的声望并非偶然获得,而是凭借其卓越的才华与品德赢得的。“功名到手可终辞”则暗示了刘司马时雍可能对功名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或许他更看重的是内心的平静与道德的追求,而非外在的荣誉与地位。
“虚襟且愿收群策”表达了诗人希望刘司马时雍能够保持谦逊的态度,广泛接纳众人的智慧与建议,共同解决问题。“惫力仍烦治乱丝”则比喻复杂纷乱的局面需要刘司马时雍费尽心力去治理,展现了他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中国于今相司马”表明刘司马时雍在当今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边陲得似去年时”则表达了对边疆安全与稳定的期望,希望在刘司马时雍的治理下,边疆能够如同去年一样安定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既赞美了刘司马时雍的个人品质与能力,也寄托了对国家与社会未来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