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葺居五首·其四》
《葺居五首·其四》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杂花生竹间,竹荒花亦瘁。

移花狂鞭,春到两皆遂。

墙东茅屋,排去收遗址

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狂鞭(kuáng biān)的意思:形容行动极为激烈、猛烈。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墙东(qiáng dōng)的意思:指靠近墙壁的一侧,比喻保守、守旧、不开明的思想观念或态度。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遗址(yí zhǐ)的意思:指古代建筑或文化遗产的遗存地点。

移花(yí huā)的意思:指用手法巧妙地把事物的本来面目变换或转移。

注释
杂花生竹间:各种花草生长在竹林中。
竹荒花亦瘁:竹子荒废,花儿也显得枯萎。
移花通狂鞭:移动花朵用粗犷的工具。
春到两皆遂:春天到来,花和竹都能顺利生长。
墙东破茅屋:房子东边的破旧茅屋。
排去收遗址:清理废墟,保留遗迹。
时来拾瓦砾:有时来捡拾废弃的砖瓦。
细细留花地:精心保留一块种花的土地。
翻译
各种花草生长在竹林之间,竹子荒芜了,花儿也显得憔悴。
我移动花朵,用疯狂的鞭子(可能指工具)开辟道路,让春天的到来能让它们都得到实现。
在房子东边,有一座破旧的茅屋,我清理掉废墟,保留下可以种植的地方。
我时常来这里捡拾瓦砾,小心翼翼地留下一片空地供花朵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朴素而生机盎然的画面。"杂花生竹间"写出了花与竹相互映衬的自然景象,展现出春天的活力。然而,"竹荒花亦瘁"暗示了环境的荒凉,竹子稀疏,花朵也显得憔悴。

接下来,诗人通过"移花通狂鞭"的动作,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尽力为之。"春到两皆遂",意味着春天的到来使得花竹都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恢复和满足。

"墙东破茅屋"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居住的简陋条件,"排去收遗址"则展示了他亲手整理家园,准备重新开始的辛勤劳动。最后两句"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精心规划,为花朵预留空间,期待着美好的生活愿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绍庆罗巡检

蕉溪烟水似罗浮,君著轩亭瞰碧流。

东馆听鸡书伴月,南边休马铎沈秋。

怜人得饱仓捐粟,送客登山岸倚舟。

种玉前村春意早,梅花带雪满枝头。

(0)

避地云山全父弟诗寄梅花·其二

地僻人稀花自妍,世衰学丧道终传。

天机妙处人难解,一局閒棋学洞仙。

(0)

和郑季南喜雪·其二

玉树琼林万壑奇,从他乌鹊踏交枝。

邵瓶无酒辜心赏,更看敲门一首诗。

(0)

郴江百咏·其二十九露仙观

寂寞荒坛枕水边,长沙施药已千年。

松间风露如前日,何事无人更得仙。

(0)

三台春曲·其二

春是人间过客,花随春不多时。

人比花尤易老,那堪终日相思。

(0)

临江仙·其二

不见隋河堤上柳,绿阴流水依依。

龙舟东下疾于飞。千条万叶,浓翠染旌旗。

记得当年春去也,锦帆不见西归。

故抛轻絮点人衣。如将亡国恨,说与路人知。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